庙沟门中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府谷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文件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构建“以高效课堂建设为目标,以教研教改活动为载体”的教师发展平台,引导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增强教科研意识,激发教师的教科研兴趣和热情,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努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二、实施背景1.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老师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是时代赋予的工作任务和职责。2.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要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的教学质量目前还处于低谷状态,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课堂教学还束缚于传统模式,高耗低效。要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努力探索实践科学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3.教师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是教师自身求得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是新时代全体教师的共同心愿。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娴熟的课堂驾驭技巧以及灵活的课堂应急本领都是一个教师教学“内功”的具体体现。学习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能把师生从“苦教苦学”中解救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课改原则1.要无限地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向善”的本性,相信学生有发展自己的愿望,相信学生能够自立,能够自治,相信学生能够会学、学会,相信学生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2.要敢于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思想,否定自己的经验,否定自己的秘诀。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备课、讲课、复习、提问、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课堂用语、授课方式等习惯,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3.要与“讲”彻底决裂。把课堂还给学生,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快乐学习。四、改革目标1.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让教师更新观念,不仅注重知识结论,更要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让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者。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质和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探索以“自主质疑合作交流分享成果拓展延伸”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优化学习知识的过程,保证课堂教学轻负高效,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通过课堂质态的改善,改变师生的生存状态;通过课堂效率的提高,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五、三至六年级积极尝试“自主质疑合作交流分享成果拓展延伸”教学模式。积极倡导“教学相长,快乐课堂”教学理念,我校中高年级各学科中,尝试“自主质疑合作交流分享成果拓展延伸”教学模式。所谓“自主质疑”,是指在教师科学组织引导启发下,学生主动地感受问题、发现问题、自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寻找解决导学案中问题的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感受问题、探究问题,到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该模式以问题为研究对象,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它具有四个显著的本质特征。1.突出学习的主体性。“自主质疑”实验研究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开始,直至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脉参与的能力。2.体现学习的创造性。“自主质疑,探究新知”的过程,是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已学的知识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3.强调学习的活动性,“自主质疑,探究新知”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获得和应用的全过程,通过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获得学习活动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