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山楂的降血脂有效部位提取工艺研究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含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用于高血脂治疗的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贝丁酸类、多烯脂肪酸类、绞股蓝、山楂、刺玫果等。降血脂药物需要长期服用,患者对药物的副作用敏感,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如他汀类影响肝功能、还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症、严重时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贝丁酸类有胃肠道反应、皮疹等副作用。当使用两种有效部位组方时,需要考察为何选择这两种有效部位组方和两种有效部位的搭配比例等问题,这就需要做大量的药理药效和处方优选工作,为了减小处方优选时的困难,本文拟按中药山楂中的山楂黄酮和三萜酸的比例3:3:5组方[2],制成单方制剂。以上研究有效利用了山楂资源,提高了山楂类制剂的技术水平。降血脂作用:二、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学者对山楂黄酮调节脂质代谢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山楂及山楂黄酮能显著升高大鼠肝脏LDLR蛋白水平,显著增加了大鼠肝脏LDLR数目。而对亲和力影响不明显。说明山楂及山楂黄酮通过调节大鼠肝脏LDLR转录水平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物预防脂质代谢紊乱[22]。山楂叶制剂益心酮有降血清胆固醇作用,山楂黄酮,使动物廓清速度加快,廓清时间缩短。(2)降压作用:较小剂量注射对麻醉兔、小鼠有降压作用。山楂乙醇浸出物静脉给药,能使麻醉兔血压缓缓下降,持续3h。。(3)舒张血管作用:山楂总黄酮可增加冠脉流量抗实验性心肌缺氧,抗心率失常等作用,这对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显然是有益的[30]。(4)抗心率失常作用:山楂浸膏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率不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抗氧化作用:山楂叶乙醇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生成有清除和抑制作用。三、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含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二)技术路线其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概述如下:(1)水煮浸提法:流程为:山楂叶→水浸煮(2次)→滤液浓缩→沉淀→过滤→干燥。(2)溶剂萃取法:流程为:山楂叶→用70%乙醇提取→减压回收乙醇→水分散→用正丁醇萃取→回收正丁醇→总黄酮。(3)聚酰胺分离法:流程为:山楂叶→用70%乙醇提取→回收乙醇→加入聚酰胺粉→用乙醇梯度洗脱→收集各级洗脱液→合并浓缩。(4)树脂吸附法:流程为:山楂叶→浸渍→回收乙醇→过滤→树脂分离→回收乙醇→干燥四、预期研究结果:1采用乙醇提取-大孔树脂精制的方法提取山楂叶中的总黄酮。2确定工艺为:精密称取500g山楂叶粗粉(20目),先用60%乙醇11.5L浸泡1h,加热至70℃提取40min,滤过,滤渣再加入11.5mL60%乙醇提取40min,合并过滤液,减压浓缩,浓缩至无乙醇,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制成每1mL相当于药材1g的流浸膏,将上述水溶液以6BV/h的流速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用12BV的水以14BV/h的流速洗去杂质,最后用15BV70%乙醇用同一流速洗脱。洗脱液真空干燥,得总黄酮提取部位。3从山楂果实中提取三萜酸类成分。4进行了山楂黄酮、山楂三萜酸的比色法含量测定,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五、计划进度表:第一阶段:2019.8.10-2019.10.20:确定论文题目,并收集与论文相关的资料第二阶段:2019.12.20-2019.12.25:组织论文内容,交开题报告初稿第三阶段:2019.12.25-2020.01.10:开题报告定稿第四阶段:2020.03.05-2020.04.28:在各大网站搜索文献资料等,补充所需第五阶段:2020.05.01-2020.05.28:经过导师多次指导与修改完成毕业论文第六阶段:2020.06.10-2020.06.15:论文答辩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钟丽霞,江震宇,汪嘉妮,李旭枫,徐丽珊.山楂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降血糖、降血脂活性[J].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3):119-124+147.[2]赵尹铭,王雨,周波,王凯月,王小莹.影响山楂降脂功效发挥的因素[J].时珍国医国药,2017,28(11):2722-2723.[3]罗嘉琪,许滨,陈雨,梁生旺.山楂药材中八种降血脂有效成分的提取与HPLC含量测定[J].广东化工,2017,44(04):17-20.[4]张明,陈珍.山楂黄酮提取物降血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6):109-110+113.[5]荆雪冰,孙晓萌.不同的山楂提取物其降血脂作用的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151-152.[6]高光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