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本单元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及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主要包括四条知识主线。线索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线索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诞生;经历了甲午战争后、一战期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发展陷入绝境。线索3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后,随着中西方文明碰撞和交汇,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社交礼仪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呈现中西合璧的特点。线索4近代交通、通信及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交通和通信工具及大众传媒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呈现出近代化、世俗化及大众化的特点。第18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纲要求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点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地区。②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2)表现①洋纱、洋布涌入,“纺”与“织”分离、“耕”与“织”分离。②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2.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陷入的窘境。(2)兴起:洋务派在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3)活动①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②创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③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三支海军。④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失败: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5)影响①引进了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的发展。②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③对本国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背景①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②外商企业的丰厚利润,起了刺激作用。③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起了诱导作用。(2)表现人物地点企业方举赞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3)影响: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产生了生产方式。【构图解史】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关系【误区警示】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但就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构图解史】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构图解史】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命题点一近代自然经济解体史料一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少一技能矣①。……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②。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黄炎培等《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史料二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③。——陈旭麓■史料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外国商品的倾销对中国造成的影响。①反映出伴随着西方的经济入侵,中国传统手工业大量破产;②反映出洋纱、洋布盛行,洋纱厂、洋布局出现,雇佣中国女工。(2)史料二阐释了晚清时期旧的生产方式的解体和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③说明晚清经济结构变动中新的生产方式出现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史料运用1.依据史料一,概括在近代历史变迁中国人“迷惘和阵痛”的表现。2.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史料二中“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的含义。■史论归纳晚清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1)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近代企业的冲击。(2)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通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