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细胞的增殖1.(·四川理综,1)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内不能发生的是()。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DNA的半保留复制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解析本题以蛙胚的发育为背景,考查了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等相关知识。受精卵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选项C符合题意。答案C2.(·江苏单科,15)“”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解析解离的目的是便于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它是通过压片操作使细胞分散的前提;观察装片时应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只有分裂期细胞中才出现染色体形态,但因分裂期时间较短,处于此期的细胞数较少;探究有丝分裂的日周期性,可以选择在细胞分裂较旺盛时期取材,保证较好的实验效果。答案C3.(海南卷)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解析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而动物细胞分裂时不形成细胞板,故A错。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故B错。C描述的是典型的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的现象,故C对。中心粒复制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故D错误。答案C4.(·江苏单科,28)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质量分数为0.01%、0.1%的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h、36h、48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h、12h、24h、36h。③剪取根尖,用Carnoy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匀)固定8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物质量浓度为1mol/L盐酸溶液中5~8min。④将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⑤用石碳酸-品红试剂染色。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实验结果: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秋水仙素溶液清水培养时间/h质量分数/%时间/h01224360.012410.7113.6814.1914.46369.9411.9913.5913.62487.9810.0612.2211.970.1247.749.0911.0710.86366.127.879.989.81485.976.787.988.56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步骤③中将根尖浸泡在物质量浓度为1mol/L”盐酸溶液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⑥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石碳酸-品红试剂是一种________性染料。(4)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①质量分数为________的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较高;②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右面为一位同学在步骤⑥所拍摄的显微照片,形成细胞a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课本基本实验,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答案(1)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缓慢移动装片,发现理想视野后换用高倍镜(3)碱(4)每组装片观察多个视野(5)①0.01%②0.01%秋水仙素溶液诱导24h,再在清水中培养36h(6)秋水仙素处理发生在上一个细胞周期纺锤体形成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