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语文课型讲读课时三课时课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学生分析学生对老师有深厚的感情,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结合学生活实际,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模式创设意境——合作探究——总结提升—--潜心会文—--延伸表达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前查找有关资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唤醒体验,激发情感第一课时一、唤醒体验,通过回忆,1二、初读全文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四、理清课文脉络五、分段读课文。六、作业:一、复习检查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激发情感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2.指名作答。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文标题。二、初读全文1.自学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读,齐读。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1.学生通读课文。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四、理清课文脉络。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指名作答。按要求自学自由轻声读指名读齐读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一(1)“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激起学生对老师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己学习的好习惯。通过初读,讨论,让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其朗读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引2五、朗读全文。六、作业。一、复习引入二、总结全文,升华认识三、作业超市五、分段读课文。六、作业:1.完成练习册1、2、3。2.认真诵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1.读一读。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说一说。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指名朗读。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分段读课文自由轻声读读生字卡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一读。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说一说。同桌讨论,指名汇报。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导学生分段,理清课文脉络,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温习已学知识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团结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3什么故事?4.指导学生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五、朗读全文。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课时一、复习引入1.默写并指导写字娓娓动听歇脚念叨身临其境教诲炊烟◆针对学生错的字帮其分析原因,同时指导学学生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默读课文指导朗读同桌讨论;自由练读;指读,相机引导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写并指导写字指导学生正确地书写这些词语。朗读课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想象能力温习已学知识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通过分析重点词句,来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本课的重难点。4生正确地书写这些词语。2.文章有不少成语,你能想起来几个吗?◆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成语再加深感知课文。二、总结全文,升华认识1.朗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