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美术课美术课,一个以前一向不被人们注重的学科,现在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程的试行,她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了。什么样的美术课才是一堂好的美术课?新课程(美术)标准已经给了我们新的指导方向。新课程中的美术课究竟如何上?因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谈谈自己几点看法:一、备课首先我们要分析教材,了解这一节课是属于哪一个学习领域,对你所要教的课要认知、理解。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彻,才能熟练的驾驭教材。教材分析除了分析教材内容的思想性,趣味性,多样性,综合性,开放性外,还应该分析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点、情境点,分析学生原有经验,定准教学目标。教师还需要有大量的教学用具(如多媒体课件、教师示范作品)、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要注重教材体系知识点的衔接,确定单元和课时的教学目标,一节课40分钟,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传授给学生,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要依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一节课教材篇幅有限只能把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把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二、充分地学习,掌握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教师在备课前要先通读全课,初步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美术这门课程给学生见多识广,小脑袋中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所以教师不能只有浅薄的知识,以备学生所需。因此,教师一定要多学习,多充实自己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与本课有关联的内容和课外美术知识。例如《古老的城楼》一课,当我们看到古老城楼时,使学们想到城楼的样式和特点,通过查找科技书,多媒体教学,这样学习,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又可以教给学生,让知识得到更广泛地传播。所以,要上好一节美术课,教师首先要充分地学习、了解与教材相关的知识。三、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是上好一节美术课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目的实施的过程。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兴趣是感受力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学生对事物感兴趣了,才会去注意观察与感受。有了感受,有了真情实感,才能画出动人的作品。在培养兴趣的同时,可给学生一个当小老师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教学生。一堂好的美术课,需要有好的作业评价,要对学生的作业、练习情况加以评析,以起到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认真组织作品讲评,不走过场,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来介绍自己的作品,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达到了什么样的目的。总之在平时的课堂里随处可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学习,渐渐进步,让我们的课堂亮出更多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