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范例:方向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几个中学生结伴登山,当他们在无边无际的群山中穿行时,天公不作美,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中找不到出山的路。所幸警察和驻军联合搜救,才幸免于难。“我们知道方向!”其中一个中学生躺在担架上对搜救者说,语气中似乎透露出很不服气的神情。“只知道方向有什么用?”搜救者毫不客气地说,“方向固然可以帮你找路,但并不等于路。方向的尽头你过不去,到头来,还是走不出去。”这时,中学生们一个个哑口无言,只好乖乖地躺在担架上。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试题解读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试题,材料中的几位中学生登山野游时不幸迷路,在警察和当地驻军的联合搜寻下才幸免于难。但中学生很自负,认为他们知道方向,意思就是他们自己可以走出大山的。材料中的关键是搜救者的话,搜救者认为,只知道方向,但找不到路,或者没有能力走出去,仍然是走不出大山的。我们仔细深入地分析材料,就可以看出它的寓意:只知道出山的方向是不行的,还需要能找到路并且走出去才行。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了准确的方向,有了远大的理想,但要实现这个目标、这个理想,还要有足够的能力和不懈的努力。别以为设定了准确的方向就一定能达到目标,这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更重要的是要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方向再正确,而能力不足也是枉然。理解材料的含意,我们可以按照作文试题的要求选准角度来立意,只要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就行。可以从材料的主旨角度立意,那就是既要有准确的前进方向、高远的奋斗目标、远大的人生理想,又要有足够的能力来实现目标和理想。这些能力包括认识事物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等等。因而,就需要不断磨练自己,不断增强自己的人生经历,不断培养自己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努力寻找正确的道路,走到方向的尽头,实现自己高远的目标和远大理想,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从中学生角度立意,说明要克服自负、自傲、自大的心理状态,不要自以为是,唯我独尊,要虚心向社会学习,向自然学习,向别人学习,更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努力培养实践1能力,只有真正具有了较强的适应自然、适应社会、适应人生的能力,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还可以从教育的角度立意,社会、学校、家庭等,要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特别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自然观、目标观、能力观等方面的教育,社会各个方面、学校、家庭要各尽其职,加大教育的力度,避免中学生因为幼稚、自负等原因造成的不幸和悲剧,使中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一代建设新人。有了正确的方向,还需要有充足的条件、丰富的经验、坚韧的意志、顽强的奋斗……总之,只要能够紧扣试题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立意写作,角度具体明确,再加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拟定别致的标题,就一定能够写就一篇理想的优秀作文。压轴作文:上帝的拷问世界,有时候安静得像荒废的遗址,有时候又热闹得像繁华的乐园。人生,不也是怎样吗?有人说人生如戏,戏里有唯美的故事情节,也有落魄的挫折经历;有人说人生如梦,梦里有浮华的场景,也有揪心的苦痛;有人说,人生仿若节日之夜的礼花,灿烂过后,你又将面对晦暗的虚无……而我觉得,人生是实实在在的,掺不得一点假,就像一条朴朴实实的山路。人生之路,很长;这条路延伸的方向,曾经却是那么迷茫。儿时的我,常坐在家门前的草地上,对着夜空的星星许愿:我渴望快快长大。谁知,长大了,烦恼接踵而来。三年前,家庭的困顿,使我面对两难之境:是继续求学,追求梦想,还是回家务农,重复祖祖辈辈的老路?选择前者,我清贫的家庭承载不起;选择后者,我稚嫩的心灵承受不起。爸一咬牙,下了狠心:砸锅卖铁,买地买牛,也要供娃上高中,上大学!于是,我来到白天车水马龙、夜晚灯红酒绿的县城,负箧从师,开始了高中的求学之旅。我满脑子充满了迷乱的热望,渴盼高中三年快快结束,让我早日跨进大学的门槛,走进高等学府神圣的殿堂……忽然有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