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要先活出自己有两件事情比教育孩子本身重要百倍:一是让更多父母自我成长,从而影响、教育孩子;二是为教师的精神成长提供最大力的支持,让更多教师能够活出自身的生命状态,展现最强的生命动力,洋溢出“为人师表”的正能量。如今,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很多教师经常用训练、教导、教训的方式与学生相处,而缺少对学生的真教育。其实,真正的教育就是一个自我不断修正的过程,教育者活出自己的生命品质从而影响和感染到学生,也活出属于他的生命的精彩,这就是“教师是学生发展的第一环境”的真义。在工作和生活中,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教师如何突破现状、逾越瓶颈?教师如何了悟教育真相?如何避免为学生家庭的错误买单……看看教育研究者、道本教育创始人陈鹏宇是怎么回答的。什么是教育的真相中国教师报:作为一位民间教育研究者,您是如何看待教育的?您的教育主张是什么?陈鹏宇:关于教育,蔡元培说得很确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教育就是要以道为本,遵循规律,顺其势而为,自然而教。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生命都应该拥有他特有的价值与意义。教育就要定下心来,了解孩子、发现孩子。作为教育者,以多长的眼光来看待一个孩子的成长,这将决定教育的品质。教育就是要让被教育者能够看到成长的真相,自发启动内在的动力,为自我负责,为生命负责。教育不是一件着急的事情,需要我们每个人静下来看自己,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教育者要做的事就是先活出自己,再去教育启发别人;教育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过程。想要真正做好教育,就需要我们反思教育行为,转变教育观念,了悟教育真相,从而增长教育智慧。如果教育者本身的生命状态是压抑的、内收的,他是根本不可能提升孩子的生命能量与状态的,是根本无法助力孩子成长的。我认为,当今教育有两件事情比教育孩子本身重要百倍:一是让更多父母自我成长,从而影响、教育孩子;二是为教师的精神成长提供最大力的支持,让更多教师能够活出自身的生命状态,展现最强的生命动力,洋溢出“为人师表”的正能量。如何教育好孩子应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当今的教育却本末倒置,一些教师拼命抓教学,却不知教育方式早已扭曲,自然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教育者只有做好了教育,管理才会变得轻松,教学成绩的提升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当前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过多地强调了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习而忽略了对教育规律的追寻。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成长密码,可鲜有教育者有耐心和智慧了解孩子的独特,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爱,特别是在生命的初期,就会允许父母的“教导”进入自己的生命。当孩子不听话时,父母在情绪冲击之下的“教训”行为,就会加剧孩子的恐惧,令孩子不再相信自己的直观、直感和直觉,而是根据父母的信念和价值观做出人生的选择。这些心灵空间被父母挤占的孩子,在学校会轻易被老师侵占,走向社会会轻易被专家和老板侵占,而唯独不再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花是需要“浇”的,当你不知道花需要怎么浇时,你知道浇花的方法越多,越努力地浇,浇死它的可能性就越大;孩子是需要“教”的,当你不知道孩子需要你怎么教时,你知道教孩子的方法越多、越努力地教,教出问题的几率就越高。教育者都很关注“怎么教”的问题,其实我们更应该追问:为何教?谁来教?教什么?何时教?何为教?这五个问题哪一个都比“怎么教”重要,哪一个没搞明白,再好的方法都可能是教育伤害。教育是一棵大树:家庭教育是树根,学校教育是树干,社会教育是枝叶。一个孩子只有在家庭得到充分的滋养,孩子内心才会充满力量;家庭是让孩子成“人”的地方,学校是让孩子成“才”的地方,家校合力,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人才”。一个得到家庭充分滋养的孩子,就会在学校茁壮成长,进入社会就能够脚踏实地,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最终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教育是一场生命的引领中国教师报:“教”的字面意思是孝的文化,您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