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导学案编制人:刘世有使用日期:年月日学生姓名:班级:组别:我的老师学习目的:1、了解课文大意,体会文章当中真挚的师生感情。2、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学习记事写人详略得当的写法3.体味关键词句在语句中的意义和作用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传神、细腻的描写方法和质朴的语言2、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学法指导:1、浏览,圈点重点语段感悟其中蕴含的感情;精读,感知作者的写作布局谋篇的方法;品读,体会人物的人格魅力。2、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作品的内涵。使用说明:了解人物刻画的常见手法;熟读课文,根据内容概括人物的形象。课前预习(一)(一)有关魏巍的资料魏巍,从1939年至1949年,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建国后专事散文及小说的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1963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解说词编写工作。从1959年始至1978年,历时22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以史诗般的笔触,热情而又深1远开阔的思想,表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的战争生活,因而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芸()黑痣()榆()卜问吉凶()焚香()磕头()褪()2.词语积累温柔:心情如水:依恋:纠纷:热恋:2.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分别写的什么,划分段落。3.在“我”的眼里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4.找出有关“我”的心理描写的句子,在文中做好记号。思考作用。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课文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件事哪些比较详细?哪些比较简略?2.这几件小事在表情达意和写作材料的安排上有什么内在系?3.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什么?(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二、合作探究1、第一段的作用?2、本文的感情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平实的字里行间,像一股涓涓细流,绵长深远。结合括号中的提示,体会作者的情感。⑴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老师真的要打“我”吗?大家为什么都笑了?)⑵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里为什么用“狡猾”一词呢?)⑶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本文全篇用第三人称指代蔡老师,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了上去。即使他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的看她,连他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不由得”“默默”“急于模仿”表现了我们怎样的情感?)3、一般来说,孩子多事期盼假期到来的,可为什么作者当时会觉得暑假“漫长”4、“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这是课文倒数第2段中的句子。句中的“看看那块席子”不能删去,为什么?5、文章中主要运用了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你试着从文中找出几处这样的地方来。6、为了抒发感情,作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三、达标练习31、你喜欢蔡老师吗?为什么?2、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3、举一两件令你感动的事例,介绍你的一位老师。四、归纳小结1、蔡老师是一个的老师,“我”是一个的学生。2、《我的老师》一文的感情线索是_________“我的蔡老师”五、作业布置:拿出你的笔写下自己尊敬、热爱的一位老师,要通过具体事件来表现,并注意详略得当,还可以尝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多种描写方法去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