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一)写作背景在当今世界,互联网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结合,生长出了新型的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客户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都发生了变化,客户逐渐倾向去更便捷有效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经历了电子银行、第三方支付、信贷业务、企业融资、信用支付、担保业务等阶段,并且已经开始涉猎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因此,互联网金融对传统的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影响。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开始互联网金融的潮流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自己多年累积下来的经验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通过从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和商业银行的概念出发,一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优缺点和其在近几年的发展,另一方面分析商业银行的不可缺少的原因以及针对其自身的优势,时在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时可以怎样应对。(二)研究意义能对当前金融市场的趋势有所了解,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这样的传统金融应该怎样改变自身的状态,来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其应当从政策保护的摇篮中醒来,积极转变盈利模式,调整竞争与发展策略,提高自身的金融创新能力,积极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公平竞争,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化进程,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或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其更有保障和应用的管理模式。并且在互联网金融已对传统银行全面触动的关键节点上,思考两者如何对接与融合、推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互联网思维的深远影响以及对策。1互联网金融概述1.1互联网金融理论基础1.1.1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互联网金融是通过将金融功能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而成的,是一种新的金融业务模式,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包括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产品体系以及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等,并具有普惠金融、平台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异于传统金融的金融模式。金融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是不可抗拒的,这将对金融产品,商业,组织和服务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作为现有金融机构,促进了微型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就业,为民众创业创新开启了大门。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不仅能够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益,还能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创新发展,构建多层次金融系统。作为一项新兴事物,互联网金融不仅需要市场驱动的创新,还需要政策援助来促进发展。1.1.2互联网金融的优缺点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存在既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之处。其中优点包括成本低、大众性和便捷性等。成本低主要体现于运营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技术构建而成的网络平台较之传统的商业银行在运营成本上就占有较多的优势,搭建网络平台的成本要远远低于银行物理网点的成本;而互联网金融的运行可以借助网络直接让交易双方达成共识,不用再借助传统的商业银行,在这一点上降低了交易成本。普遍性主要是互联网金融可以让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有机会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对于银行而言其对于中小客户付出的成本较之其服务成本往往是不匹配的,所以传统的商业银行更倾向于中高端收入人群,对于低收入者,往往会拒之门外。互联网金融就可以很好地使大众利用电子设备来享受金融服务,故更有普遍性。便捷性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也是吸引客户的一大利器。客户可以直接依靠网络来随时随地完成网络支付等交易,而不用去实体的商业银行,使得交易更加的便捷。凡是有利也必有弊。互联网金融虽然拥有很多优点。但是由于发展的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势必有些不足。主要表现于各大风险上如投机、监管、信息与安全等方面。投机风险:投机风险指的是即可能获利也可能损失机会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筹集的资金,从现在的金融市场看出,大多投向于虚拟的经济领域如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等其余实体经济的关联逐渐分离,虽然在短期可能会是盈利的情况,可是长期如此,也可能在未来导致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上升。监管风险:监管风险指的是由于法律或监管规定的变化,可能影响商业银行正常运营,或削弱其竞争能力、生存能力的风险。由此可见,监管风险一词首先是针对商业银行所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