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关注——合作学习教学实践初探关键词:合作学习关注听观察想表述理解创造提要:合作学习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关注。关注发言,学会倾听;关注行为,学会观察;关注思维过程,学会想;关注语言,学会表述;关注情感,学会理解别人关注成果,树立成果意识,学会创造。关注是合作学习的切入点;关注是思想交流的结合点;关注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起点。关注是对事物的注意和重视,心理学把注意定义为: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通常状态下,人处在注意状态时,他的心理活动总是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指向: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于一定事物;集中:指心理活动贯注于某一事物,同时离开其他事物。显然,关注就其特征而言,既是一种兴趣的倾向性,也是一种意志的稳定性。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过程,这种合作与交流,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加速学生适应社会化的发展进程,合作与交流的根本价值和目的,就在于知识以外的人的发展。学会关注,这是合作交流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关键,学生学会了关注,才会使合作交流更有效。试想,学生如果不会听,不会看,不会想,不会说……合作能收到效果吗?这样能合作、能进行交流吗?因此,要合作交流,必须学会关注。要让学生学会关注就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让学生关注别人的发言,学会倾听。“入心,必须先入耳”。培养学生能听、会听、善听是教师培养目标之一。倾听应做到全神贯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随发言人的变化而变化,行随话动。倾听,同时也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和认可,只有这样,才会引起共鸣,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如果学生在小组内不善倾听,就会造成你说你的,我干我的,就会凭自己的喜恶、兴趣各行其事,就很难达成小组的一致意见不善倾听,就不善吸收别人的意见进行反思,以自我为中心,只在乎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久而久之就会助长专横拔扈的不良行为,不尊重别人,不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特征的形成,这样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价值。小组学习时,一定要小组长起好组织作用,合理安排,既分工又合作,让每个组员都有事做,都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在汇报发言时,也要学会倾听。有一次,当学生汇报发言时我却发现还有几个学生在做自己的事情,就即时地请这位同学暂停发言,待大家的目光一齐投向我时,我只说了一句话:“请大家看一看,小兔子的耳朵竖起来了吗?别人发言我们应怎样做才行”?生齐答:“认真听,认真想”!待大家全神贯注时又开始了发言……在教学中要及时地鼓励,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把好的经验和做法介绍、推荐给大家,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谁听得好要及时给予评价和肯定,别的学生也会在其影响下积极地配合小组的合作活动。2、让学生关注别人的行为,学会观察。看,是人类行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看,是认识事物借鉴别人经验的重要途径。学会观察就应该让学生会观察,仔细观察,做到有序地观察、有重点的观察细致地观察,切忌走马观花。观察还应注意整理,提取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处理相关的信息。因而,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观察,还应对观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拔,使学生从小就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实验教材特别增加了情境图的学习,其目的就是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在学习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处理数学信息,增加对数感的培养,把体验,感受定位在十分重要的范围之内。使学生的数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3、让学生关注别人的思维过程,学会想。借鉴别人的经验,要经过辩证的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数学学习是一项严谨的学习活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思维活动有很强的严密性,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周密的梳理、整理和完善,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思维活动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评价、反思提炼的过程,不断优化、完善的过程。学生在借鉴的基础上,更应学会提炼和拓展从而形成优化的东西,这样的思维活动才有创造性,才会转化成学生个性化的东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要分析,认识,提出学习中相关的数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