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乔叶的长篇小说《认罪书》摘要乔叶的《认罪书》是一部探索中国普通人罪与恶的小说,该小说穿越历史和现实之间,通过金金和梁知的婚外情外壳,以及金金被梁知摈弃所开启的复仇模式,描述了一段人人都沉默的历史,书写了一些普通人的罪恶、忏悔与救赎。小说中,几乎每个人都有罪,也很难逃出道德的审判,只有认罪、知罪并忏悔,才能获得心灵的救赎。该小说对历史的研究和人性深度的探究,对于当代文学的创作有其重要的意义。关键词:《认罪书》;人性之罪;忏悔与救赎;文革叙事AbstractQiaoYe’spleadingguiltyisatextthatexplorestheevilofChineseordinarypeople,whichcrossesbetweenhistoryandreality,throughJinJinandLiangZhi’sextramaritalcircumstances,aswellasJinJinwereabandonedbytheopenrevengemodel,Describesahistoryofsilenceforall,writingsomeordinarypeople’ssin,repentanceandsalvation,thenovel,everyoneisguilty,whetheritisperpetrators,orbystanders,everyoneisdifficulttoescapethemoraltrial,Onlytopleadguilty,toknowthatinordertoobtainsalvation.Thestudyofhistoryandtheexcavationofhumannaturehaveimportantsignificanceforthecreationofcontemporaryliterature.Keywords:”pleadguilty”;humannatureofsin;repentanceandsalvation;culturalnarrative引言乔叶作为“70”后作家,她的作品继承了“五四”问题小说的创作方法,暴露了当下社会的现状以及弊端,并努力的寻找解决这些弊端的办法和途径。她的《最慢的是活着》从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角度来剖析奶奶和二妞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象征传统观念和当代意识在碰撞。除了《最慢的是活着》她的其他作品也从人性切入,对人性与人心进行了描述。例如《我承认我最怕天黑》,从婚姻、爱情和欲望之间的关系上探寻了道德与人性,对《认罪书》则采用了历史和现实相交织的双线结构,对人性进行了反思,展现了历史和人性的真实。一、人性之罪中国古代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佛家也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之心,怜悯之心是人们的潜意识,是人们产生的自然而然的行为,是一个人对于弱者和不幸者表示的怜惜、同情和关怀。佛家又说:“痛改前非,立地成佛”,这正是因为人性本善所以才能做出的事情。但是西方宗教一直强调人是生而有罪,人的一生却都是在自我救赎,这种罪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罪恶产生的根源。但其实罪恶产生的根源并不是因为人生而有罪,人生来就是善良的,罪恶的滋生是人们后天的欲望、贪婪、嫉妒等。《认罪书》中,几乎每个人都有罪,主人公金金,她的姓名就和“斤斤计较”中的斤斤是同音。金金的母亲曾说过,假如金金的名字是三个字,那绝对是“理常在”和“常有理”。金金从小就与几个哥哥争斗,到后来,甚至比几个哥哥还横行无忌。她在捉弄,笑话,欺负哑巴的同时又毫无顾忌地享用着他提供给自己的一切,她以自我为中心,一味地索取,不知回报。在得知哑巴就是她的父亲及得到母亲的证实后,她拒不承认哑巴是她的父亲,而是感到污泥一般的耻辱和怨恨。她还希望他死,并为之付出了行动。金金作为一个孩子,竟有杀人的想法,实在恐怖。后来在母亲病重,直到去世,甚至到自己成婚、哑巴去世,金金都没有去看过哑巴,她害怕自己接受了哑巴会遭到别人的嘲笑,觉得接受哑巴也是一种耻辱。金金从卫校结业后,她利用院长儿子对自己的爱,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和院长儿子的感情来换取工作。但在得到工作后,她立即向院长儿子提出分手,结果就是遭到了院长一家的报复,她最终丢掉了工作。她决定去郑州,在梅梅酒家找到工作后,她遇见梁知,并从心底里喜欢他。她想依靠他,决定为他生儿育女,即使知道梁知已经结婚,她也不愿意放弃。后来,金金把自己打扮了一番后到源城去找梁知,告诉他,她怀孕了,她要为他生下孩子,但梁知却无情地拒绝了她,并给了她两万元钱,要求把孩子打掉。金金觉得这是对她最大的侮辱,于是她要战斗,要雪耻,要报复梁知。她来到梁知的单位想要告发他,但是理智又告诉她,她和梁知是一体的。随后,她遇见了梁知的弟弟—梁新,她觉得这是上天赐给她的一个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