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除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4【课时安排】:本课用一课时完成教学。【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解决数学问题。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学会用连除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多角度思考问题,了解每个步骤的含义,尝试多种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2、解决问题。教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我们就按照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下面的问题吧。二、探究新知1、教学教材第53页例4.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你能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来解答这个问题吗?知道了要把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再平均分成3组。问题是“每组有多少人”。2.解决问题。方法一:先求每队有多少人?60÷2=30(人)再求每组有多少人?30÷3=10(人)综合算式:60÷2÷3=10(人)方法二:先求:一共分成多少组?3×2=6(组)再求每组有多少人?60÷6=10(人)综合算式:60÷(3×2)=10(人)提问:第一种方法的60÷2=30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第二种方法的3×2=6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第一种方法是教学重点,表扬想出第二种方法的同学。2.观察比较,归纳概括.教师提问:观察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点是所求的问题一样.不同点是先求的不一样,第一种解法先求的是每队多少人,第二种解法先求一共多少组,所以第一步的解法也就不一样.3.引发思考,掌握检验方法.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两种解法可以互相检验,除了这种方法外,还可以怎么检验应用题?(同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把已经计算出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进行逆运算,如果最后算出的结果与题目的已知条件相同,说明解答正确.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53页“做一做”(1)提问: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相关数据?(2)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此题,展示学生解题的过程。(3)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2、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7题。(1)学生独立完成。(2)订正时交流: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每个步骤的含义是什么?3、选择题。(1)齐读题,自己思考答案。(2)学生口答。4、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9题。(1)提问: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相关数据?(2)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此题,展示学生解题的过程。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连除应用题)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二,第8、10、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