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局近五年电商扶贫工作总结2016年以来,市商务局紧紧围绕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充分发挥电商扶贫作用,着力帮助贫困地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提升农村电商扶贫成效,取得了积极成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举措(一)“高位推动”营造浓厚氛围。六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商发展,将电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抓手,全力推进。市政府成立全市电商工作领导小组把农村电商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清单。从2015年开始,连续4年召开全市农村电商工作现场推进会。各级各部门全力推动、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市县(区)政府均结合实际出台了农村电商促进政策。金寨、霍山等地对收购贫困户产品进行奖补的政策被全省推广。强大的发展合力有力促进了农村电商的发展,霍山、金寨、舒城、霍邱、裕安先后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电商示范企业1家,省级电商示范企业6家、示范园区4家、农村电商示范镇14个、示范村52个。2019年我市农村产品网销额97.83亿元,同比增长31.2%。今年1-10月,我市农村产品网销额95.08亿元,同比增长19%。(二)“服务支撑”织密网络体系。我们在推进电商扶贫的工作中,始终将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网络作为重要着力点。全市共建成7个县区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8个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全市贫困村建成综合服务点70个,便民网点345个。各县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服务中心运营水平,拓展和完善政策宣传、电商培训、就业创业促进、农产品上行等服务功能。金寨、霍邱依托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增设电商直播间,引进电商直播、品牌包装设计、企业周边服务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中心服务水平。金寨对191个村电商服务网点开展农产品上行服务培训,近30家电商服务网点具备上行功能,有效促进“便民网点”向“综合服务点”的转化,巩固提升了村级电商站点功能。全市各县区还以城乡公交一体化为抓手,加强农村物流分拨中心、配送中心和末端网点建设,建成了一批集电商、客运、物流、快递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点,进一步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环境。(三)“良性发展”激发电商活力。为了在电商扶贫中进一步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地及时足额兑现各项电商奖补政策,构建了企业得利益、农户得实惠的电商扶贫良性发展模式。全市共巩固并创建“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你种我销、你养我卖”等农村电商利益联结机制项目141个,带动3463名贫困户平均增收1700多元。霍邱县组织引导县内大型超市深入贫困镇村种植户开展产销对接,与种植户签订购销协议,量身材料“一对一”精准帮扶计划,通过产前订单认购、产中技术指导、产后打包销售等措施,解决了种植贫困户“买难卖难”问题,实现企业和贫困户的“双赢”。舒城县积极推动电商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加强农村电商企业产销对接。百神庙镇郑圩村电商网点带动农户、贫困户养猪,通过网络销售猪肉,年网销额近千万元。金寨、霍山创新发展收购贫困户产品三联单模式,对企业收购贫困户产品给予一定比例的奖补。过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土地流转,发展订单农业,“以需定单、以单定产”,实现了土地、农户与市场对接与消费者联网。金寨县汤家汇镇打造电商小镇,将红色文化旅游与电商扶贫融合发展,引导电商企业与贫困户签订认领结对帮扶协议,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贫困户张传锋通过电商脱贫后,还积极参与组建了汤家汇电商协会,发挥团队力量,走出了一条“企帮贫”“贫带贫”的电商扶贫新路。(四)“市场导向”催生网红商品。农产品的“商品化”是农村电商上行的关键。近年来六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地方特色优势产品,积极培育网销产品和电商主体。通过产品筛选、生产指导、质量把关、营销整合等方式达到打开销路,盘活资源的效果。催生了徽六瓜片、过湾农业等年网销过亿元的农产品电商企业,打造了裕安丁集婚纱、舒城童车童床、金安秀禾等的网销产业集群。培育了华银茶油、六安瓜片、俏俏果薯干、霍山石斛等一批网红商品,全市累计共有35种产品入选全省百佳好网货,徽六瓜片、俏俏果山核桃进入全省2020年度十佳好网货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