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中学初中数学“和乐七步导学”教学模式民族中学数学教研组数学是什么?“数学就是一种美!数学就是一种和谐!有趣,有竞争性,她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玩的游戏。”菲尔兹奖获得者符拉基米尔.弗沃特斯基曾面对媒体如此描述。所谓“和美”课堂,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轻松、自主、民主、和乐的教学文化,让学科教学中丰富的“和”、“美”因素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克服由于忽略教学中的和美因素而导致的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现象,使学习达到“知之—好之—乐之”的境界,使教学不仅是实现科学化理性化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创造、主动追求至美境界的过程,并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堂好的数学课应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一、情景步入———感知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也一样,一段精彩的导语常常会产生奇特的效果。教师以一个巧妙的方式导入新课,就能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唤起求知欲,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布好阵、开好头。二、合作探究———发现美这一阶段要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燃起学生探究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思维智慧的闸门,让学生充满灵气的大脑和充满创造的双手充分活动起来。因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着科学的探究方法,感受着成功的喜悦与合作学习的快乐。“学习的本质是个体知识与经验的建构”,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经历观察、猜想、交流、推理、概括等过程,体验探究数学本质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运用数学的感知发现隐藏在生活中的美。三、运用新知———求同美虽然学生通过观察、猜想、交流、推理、概括等自主探究过程对新知识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结构,但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结构还存在许多盲点,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还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地方,这个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就要对教材进行剖析、加工和重新组织。必须指导、帮助学生摒弃原有效率低下的学习方法,积极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学习策略,合理地谋划时间的使用,使学习效益达到最优化。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考虑数学知识的科学性,又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既要重视数学知识的结果,也要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既要体现数学基本技能,也要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既要注意知识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又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纵横联系。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形成完整知识结构,提高解题的综合能力。四、巩固练习———齐放美巩固练习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加强巩固练习这一教学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可行的好办法。教师讲完新课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落实:1、练习要“以练习为主”,“适当指导”,做到“导、练、议、评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掌握学法。而在练习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就体现在教师的精心设问和巧妙导语上。教师应当做到:(1)应在重点练习题的解题依据处设问;(2)在解题错误的错因处设问;(3)在提示知识内在联系,探求知识规律处设问;(4)在易混知识处设问;(5)启发学生如何综合运用新旧知识;(6)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转折;(7)在各个环节的衔接处做到承上启下。2、练习设计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我个人认为,练习要做到以“课本习题为主,课外习题为辅”。具体做法是:以教材习题为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可将教材习题进行适当的组合和练习形式的改编。在综合性练习当中,可以适当提高教材习题的难度,进行综合训练。3、练习设计要与学生的反馈相结合。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任何有目的的行为都必须实行控制,免使行为偏离目标。为此,我们在练习的设计上,注意了针对新课后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