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中心小学王翠珍潘长娇传统的学习方式强调了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这样的学习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了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一、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交流合作的能力主动性、探究性、合作交流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改变了传统学习活动中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它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变成了只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因此作为教师在促进学生学习上,要把这种学习动机转移到学生身上。如在教学《草原》《鲸》等课文中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勇于探究,进行很好的合作交流,我以放关于草原歌曲和讲水晶宫鱼类进行比赛不让鲸参加的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又让学生自由组成了“参观团”去参观“北国大草原”和“水晶宫”的“鲸展览区”,让他们去共同发现,并告诉他们:发现多少是多少,收获多少是多少,尽情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学习兴趣真正让我调动起来民,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言中,草原风光和人情风俗,鲸的生活习性在不知不觉中已被学生掌握了。而在整个过程中,我都只是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参与,从中只作一些点拨,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把学习转入到了学生身上,让他们主动去寻求知识。二、培养学生搜集处理新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会搜集、处理信息,从而获取新知识,这是新课程学习方式转变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新的学习方法摒弃了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由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只是接受学习的这种情况变成了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每一新课的学习,我都引导学生去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搜集材料:电脑上网、电影、电视剧、电视片、各类书籍……都是我倡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对象。基于农村教学条件的落后,学生和外界接触少的限制,我并没有放弃这个能力的培养,而是多方面地搜集录象带、书籍等让学生去观看,让他们积累材料。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学习中,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早已淡漠,为了促进学生自觉去搜集处理知识,我在授课之前让学生观看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和一些关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录象带,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已对人物和当时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获取了新信息,从而激发了学生去获取新知识的动力。三、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大门的钥匙,没有了问题就没有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知识。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师教学行为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又一个目标。因此教师教学少不了一个重要环节——质疑。《鲸》一文的教学中,我以鱼类不让鲸参加鱼类运动会导入,并讲清了不让它参加的原因是鲸不是鱼类后我就让学生大胆提问。鲸原来不是鱼类?这个新知识让学生大感兴趣,他们纷纷提出问题:有的说“鱼都生活在海洋里,鲸不是鱼类,为什么能生活在海洋里呢?”有的说“鲸属于哪一种类的动物?”有的问“它们靠什么生活在海洋中的?”……我紧跟着又把这些问题投影出来,让学生们自由去参观“海洋馆”的“鲸区”,让学生去把问题解决。弄懂课文后,我又换了另一种方式,老师质疑学生:除了鲸这种哺乳动物生活在海洋里,还有哪些哺乳动物也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请大家回去找资料,把你的收获告知老师。这样我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努力地去解决问题。在课后的反馈中,学生找到了各种答案,也达到了老师所预见的效果。四、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主要表现在变学生的被动学习,跟着老师走为我能学。在小学的教育中,独立学习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是从教到学的开始,最后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这个目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