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局局长个人述职报告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我于2004年9月任市人事局局长。任职六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忠于事业、恪尽职守、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紧紧依靠全局干部、职工,较好地履行了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赋予的各项工作职责。现将任职来的主要工作报告如下:一、抓人才开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人才是众多资源中的第一资源。加快奉化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靠人才支撑。因此,我紧紧围绕人才政策环境体系的构建、人才的引进集聚、人才培养培育和服务使用等方面作了积极地探索和大胆地实践。(一)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人才的发展和成长,人才的服务和使用,重要的是靠政策、环境的推动和保障。为此,我在注重调查研究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向市委、市政府作参谋、提建议。2005年以来,市里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引进培养创新型紧缺型人才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人事局也出台了《关于鼓励引进海外工程师的意见》等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对吸引人才、培养培育人才和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人才、关爱人才的良好氛围,建议市委、市政府开展了“xx市杰出人才”评选活动和市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建立了市高层次人才协会和镇(街道)人才工作站;人事局已连续六年开展了“人才宣传服务月”和以“走百家企业、访百名人才、办百件实事”为主题的“三百”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全市上下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服务人才的社会环境营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二)着力搭建人才引进载体为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供需不足的矛盾,我和我的同事们积极寻找探索人才引进的办法和路子。一是大力实施“全国选才”战略。每年安排五次左右由市领导带队或人事部第1页共6页门组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到全国各地招聘我市紧缺急需的各类优秀人才。可以说,哪里人才多,哪里就有奉化招聘团的身影。六年中,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9万余人。二是精心举办本地人才交流会。依托人才市场,每年举办春夏两次大型人才交流大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相关产业专场招聘会和每周一次的人才集市日,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搭建了双向交流选择的平台。六年中,举办各类招聘会300余场次。三是积极实施“外智引进计划”和“柔性人才引进工程”。为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从2007年起,我提出并实施了“国外智力引进五年计划”和“海外工程师引进计划”。已累计引进常年或间歇性国外专家130余人次,引进海外工程师12名。与此同时,通过市校合作、项目对接等途径,以柔性方式引进了一批“星期天工程师”、“候鸟型专家教授”,服务于我市经济建设。他们当中有中科院士郭景坤、沈允钢,享受国务院特贴的陈启复、吴登奎等专家教授。六年中,累计引进柔性人才2800余人次。(三)着力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在引进人才的同时,着力加大现有人才的培养培育力度。一是深入实施“35111”人才培训工程。即每年对近3千名公务员、5百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万名专业技术人才、1万名技能人才和1万名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菜单式”培训,以提升五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突出企业高端人才培养。一方面通过请进来的办法,每年为企业老总、创新型技术骨干举办讲座辅导;另方面采用走出去形式,每年组织“三型”企业负责人、企业创新型领军人才到香港、复旦、浙大等合作高校学习进修或深造。三是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一方面放松政策和条件,为企业人才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开通“绿色通道”;另方面,积极实施“名师名医工程”和xx市“4321”人才培育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四)着力激发人才发展活力人才引进是手段、人才培育是过程、人才发展使用是目的。一是着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通过岗位竞聘、竞争性选拔、全员聘用和人才储备等手段,激发了干部职工奋第2页共6页发向上的工作热情。二是着力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鼓励并政策支持企事业单位创建研发机构、开辟发展岗位,为广大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使用发展平台。到目前,市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