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蓝边碗2016江苏考场作文今早喝粥时我用的是一只白底素净的蓝边碗。你或许会问,如此平淡无奇的碗有什么好说的?错矣!此中考究可大着呢,且听我慢慢道来。新居落成,我与父母前往景德镇购买瓷器布置新居。这里的瓷器种类繁多,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白瓷;有造型精致小巧的骨瓷;有绚丽多彩的斗彩……美不胜收,让人眼花缭乱。买什么好呢?有人说,只要票子够多,尽管选造型独特的买,选显得荣华富贵的买,选精工极致的买,这还不简单!又错啦!器皿的选择体现着主人的生活态度,不可不慎重。有的瓷器过于大件且富丽堂皇,赤红、明黄、宝蓝与我家简约的装修风格不符;有的过于小巧,家人并无英国绅士贵妇那般品下午茶的闲情;有的瓷器上绘有泼墨山水、工笔花鸟,我们一行人中并无行家,不知该如何鉴赏……如此看来,竟无我们能买的瓷器了?突然,这平淡无奇得突兀的蓝边碗闯入我眼帘。如此简陋的碗竟会摆在这里出售?我要走,爸爸却在这碗前驻足许久。为何?只为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户户都用的碗,这是盛放了父亲记忆的碗。据销售人员介绍,这碗已对传统蓝边碗加以细节上的改良与创新。我拿起一只仔细端详,发现手感极好,分量厚重,让人踏实。底足的角度略微加大,让碗显得端庄典雅不失大气。而且这碗极易打理,深受妈妈的喜欢。蓝边碗没有繁复精致的花纹修饰,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复杂的工艺。可当你凝视它,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家人围在一起乐呵呵地吃热腾腾的饭菜的情景;就会想起苦日子里生活得精打细算的不易;就会想起寻常百姓家人间烟火的温度……蒋勋曾在《品味四讲》中说“纯棉衬衫就像爱人”,这句话让我感动了好久。一件物品使用久了,就会让人产生难以割舍的情感,对我来说,蓝边碗就是如此。景德镇作为瓷都,常有瓷器新品推出,我却独爱这蓝边碗,并且要热情地赞颂它,因它注重细节上的改良,把创新的点子用在提升人们的生活上,而不是争一时的噱头。距离生活太远的创意并不是人们真正想要的,新鲜感过后便如失了灵魂般只能被束之高阁。每日捧着这只蓝边碗吃饭,不但手感好,我还仿佛能听到它无声的诉说,谆谆教诲我认真踏实地生活的真谛,这才是它的精魂。听我如此道来,你可有话反驳?我的批注点评:华夏文明之车2017江苏考场作文宋典城(江阴一中2017高三1班)陕西西安,兵马俑内,秦军森然。一隅,四马铜车静立——横方车厢,上竖铜伞,下立御宫。前有四马,神态昂然。虽时在今日,却犹存金戈铁马的杀伐,彰显着一时的工艺巅峰。这是华夏文明之车的一角缩影。秦皇战车的精美背后,隐隐折射着华夏文明的轮廓。中华大地车来车往,从江湖至庙堂,从百姓到君王,春秋代序间,汇聚成了华夏文明之车,昭示着一个大国的起承转合。诚然,华夏文明之车宏大壮阔,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冰冷疏离。华夏文明之车的持久动力,源于人们骨子里流动的华夏情。组成它的不是冷硬的钢铁零件,而是一代代华夏人入世、在世创造的细节现场,它是有温度的,承载着世代的温情。姑且放眼中国的小巷,老者安然漫步如落花,邻居互相问候,彼此祝福;小孩背着书包回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着待人接物、世故人情;年轻人骑着电动车过来,赶忙减速,鞠躬让到一旁。目力所及,看到那小巷尽头安详的卖花车,也许就看到了华夏文明之车的悠远恒长。进而思之,倘若把华夏人世代的温情比作华夏文明之车的轮,那么中华文化便是华夏文明之车的身,它是根基,更是魂。如果缺少了文化的支撑,那么文明便无异于无根之萍、空中楼阁。当文化愈加醇厚,底子愈深,文明就愈是坚实。华夏文明之车,便在代代文化的变迁与积累中,越发雄伟——从精彩纷呈的春秋纷乱、百家争鸣,到“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思想大一统;从“萧萧索索,朗朗清清”的魏晋名流风骨,到唐诗汉赋、宋词元曲;从“众斯作乱而莫感平乱”民国时代的大师辈出,到“雄关漫道征如铁”的现代革命,华夏文明之车在点滴文化传承中驶进,犹似乘青云凌霄直上九重,揽千里江山尽收眼底,成就当今盛世的气度。观之当下,江声浩荡,华夏文明之车正从历史长河中驶来,驶出华夏大地,与世界的大列车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