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化学专题复习资料专题十二原子分子晶体结构一、高考考试说明:必修2: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形成。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一)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二)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型和π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钢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三)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2.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3.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二、高考考试说明相关样题:4、(了解:容易)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A、6B、12C、26D、3013、(理解:中等难度)下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外压为1atm),其中a点代表的是:()A、H2SeB、HBrC、AsH3D、GeH4三、课前训练:1.(2003上海高考题)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ǔW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C.14N与15N互为同位素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2.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等,质量不等B.分子数和质量分别不等C.分子数和质量都相等D.原子数、中子数和质子数都相等3.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BeCl2B.PCl3C.PCl5D.N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晶体中,只存在离子健,不可能存在其它化学键B.在卤族元素(F、Cl、Br、I)的氢化物中,HF的沸点最低C.NaHSO4、Na2O2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D.晶体熔点:金刚石>食盐>冰>干冰5.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SO2和SiO2B.CO2和H2OC.NaCl和HClD.CCl4和KCl6.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CO2、H2SB.C2H4、CH4C.Cl2、C2H2D.NH3、HCl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又存在于相邻分子之间B.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C.阴、阳离子之间有强烈吸引作用,没有排斥作用。因此,以离子键构成的物质中核间距很小D.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并伴随能量的变化8.氮化碳结构如右图,其中β-氮化碳硬度超过金刚石晶体,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硬新材料下列有关氮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化碳属于原子晶体B.氮化碳中碳显-4价,氮显+3价C.氮化碳的化学式为:C3N4D.每个碳原子与四个氮原子相连,每个氮原子与三个碳原子相连9.已知某元素的阳离子R2+的核内中子数为n,质量数为A,则m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B.C.(A-n+2)molD.三、知识要点:1.解题注意点(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后者该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加权平均值。(2)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没有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3)对不熟悉物质的晶体类型的判断,要根据物质的性质加以判断。2.命题趋向原子结构和同位素的考点,常以重大科技成果为题材,寓较于考;化学键类型与晶体类型的判断、成键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