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上林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1.《唐律疏议》中对水利防汛有专门的规定:“近河及大水有堤防之处,刺史、县令以时检校。若须修理,每秋收讫,量功多少,差人夫修理。若暴雨汛溢损坏堤防交为人患者,先即修营,不拘时限”。这表明唐代()A.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B.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C.有完善的防汛安全管理体系D.重视水利工程的综合利用2.有学者认为,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A.西周B.春秋战国C.汉代D.唐代3.明朝中期,常熟一地主购买大片沼泽,雇用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改造为良田,凿水池用以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果木蔬菜,副产品运往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这说明,此时江南()A.开始出现多种经营的农业经济B.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C.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D.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时期4.史书记载:宋代铸币用工之序有沙模作、磨钱作、排整作。模沙、冶金、分作有八前为大闳,冶官别墅,于闳之南,群工屯营,为屋八百楹。材料反映了()A.官营手工业工序严格规范B.民营手工业分工日益细致C.冶金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D.家庭手工业工艺水平提高5.唐代在长安,胡饼已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异域美食,许多从西域传来的食品如毕罗、奶酪、黄油等食品越来越受到上流社会的喜爱。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政策的引导B.经济重心南移C.民族交融的加深D.大运河的开通6.某同学参加主题为“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性学习,负责的任务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他应采用的论据包括()①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②一些地方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③城镇商业呈现繁荣的景象④官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明朝中后期,苏州出现“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现象。这主要反映了()A.小农经济逐渐解体B.新的社会经济因素出现C.生产分工更加细密D.明代手工业者生活困苦8.《论南洋事宜》记载:“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而随着海禁政策的强化,“樵不通,生理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盗'。”据材料可知,海禁政策()A.破坏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B.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强殖民侵略9.下面表格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其主要原因是()(注: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早期殖民掠夺引发“价格革命”C.自由贸易使英国工业品大量外销D.资本主义制度已在英国正式确立10.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大量的非洲黑人就这样来到了美洲。奴隶贸易是许多殖民者致富的途径。18世纪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卖国。这段文字的空白处应填()A.英国B.法国C.荷兰D.美国1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条件。某同学在整理这一节课笔记时,做了以下整理归纳,其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海外殖民和掠夺——资金和海外市场B.圈地运动——劳动力和国内市场C.手工工场的发展——机器与技术条件D.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政治和经济前提12.表11870—1900年的铁路公里数(单位:千公里)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18702101059382218803721691751658189061722433134919年份1475152115551558155915951597价格指数1001672703704075156851900760284402602024据表1判断()A.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美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迅猛13.鸦片战争后,民生药房注册的“苏东坡乘驴”金灵丹热销华中地区,市场上出现了“黄不彦乘驴”等仿冒的金灵丹。为此,民生药房根据《商标法》迫使仿冒者停止侵权,并在注册的商标、商品的包装、商号的种类等方面精益求精,以防假冒。这反映了()A.医药业仿冒造假现象严重B.中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