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如何培养武功县实验小学何云云数学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并且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至关重要,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仅直接影响到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可以增强学生自身素养,使学生受益终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谈谈我对注重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几点看法:一、进行课前准备训练,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尤其是低年级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为了让学生做到课前准备充分,我们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经常检查、督促、评比。我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前准备训练中,多表扬、多奖励、严要求。例如:上课铃声停止前,哪一个小组将课本、练习本及必需的文具和学具准备好,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我就会给该组表扬并每人奖一颗小桃心。或者让学生随着电脑播放的歌曲准备好你的课本和铅笔等等,完成好的我就会给该组表扬并每人奖一颗小桃心,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使学生逐渐“习惯成自然”,养成了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二、课堂精益求精,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该怎样说好。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对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另外教师教学语言也要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趣。如果教学语言呆板,语速过快,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有趣。学生就会感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其次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手脑并用,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最后,听课同时教会学生记重点知识。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随时听到的重点必要的内容让学生记到书上,养成这种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三、引导学生多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大家都知道本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1还有不同的?”时,很多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予相应的鼓励,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管说对说错都愿意交流想法,大胆表达想法,自主学习。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和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低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同桌互相提醒,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让小朋友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要经常表扬那些认真完成作业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陪同那些不写作业的孩子完成作业。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让好习惯在学生中开花、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