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孙志勇:破解监督难题要抓好“关键少数”32.徐建群:着力打造具有甘肃特色的新型高端智库133.刘进军:准确把握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部署谋划174.王锐: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205.李含琳:努力探索实现“五个提升”的有效路径236.王伟: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77.范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308.陈增帅:落实黄河国家战略提升甘肃生态质量349.陈治华:乡村振兴要突出扶持和培育“三类人才”3710.张希岳: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4011.张乐群:努力成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4312.冯志礼: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46孙志勇:破解监督难题要抓好“关键少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这柄“利剑”如“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十年来,全面从严治党一个显著特点是:围绕破解监督难题,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立破结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构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推进,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破解,既抓住“关键少数”又管好“绝大多数”,根本改变对党员干部的监督长期宽松软的状况,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当前,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已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新的赶考之路要求各级党组织深入破解监督难题,抓好对“关键少数”的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一、强化党对监督工作的领导,持续破解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和边缘化等突出问题,始终把好监督“关键少数”的政治方向党的十八大前后,大量的例子反复说明一个道理: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和边缘化,必然带来监督缺位、虚位、错位和不到位,必然带来“宽松软”、“七个有之”和各类违纪违法等问题。党的领导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破解监督难题就根本无从谈起。有人认为,在中国,解决好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问题,只有搞西方多党轮替、三权分立、司法独立、新闻自由那一套才行,靠一党执政、自我净化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这种认识是极端错误的。面对自我监督这个世界性难题、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破解开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我们的最大制度优势。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在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和体现”,“党内监督是全党的任务,第一位的是党委监督”。把党的领导落实和体现到监督各项工作之中,就必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党的领导这个“纲”,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校正偏离党的领导的误差偏差。2016年制定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提出,“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全面领导党内监督工作”,这就确立了党中央在我国监督体系中的大脑和中枢地位,确立了党对监督体系建设的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大对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作出部署,创新和深化了一系列加强党对监督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比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解决监督缺位和不到位问题。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必须强化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监督作用,强化对下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领导的监督,把管理和监督寓于实施领导全过程。党委(党组)书记和领导班子成员分负第一责任和“一岗双责”,通过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推动所在单位干部监督工作走深走实。比如,推进监督全覆盖,解决监督的盲区问题。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巡视、派驻“两个全覆盖”,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制定党内监督条例推动党内监督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