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作业在《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中的实施情况罗一夏在《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教学中,我将前置作业分解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逐题进行核对讨论,依托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先学,为课堂教学奠定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也为老师和学生节省了不少时间,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重点知识的讨论解决上,以下就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一.指名汇报第一题,对已学知识回顾整理这是第一题:用竖式计算各题76.5÷45=1.26÷18=37.08÷18=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时要注意什么?第一题所有学生基本上都能完成,目的就是巩固所学,为新知识的教学做铺垫,尤其是对学困生可以再次通过完成题目强化知识,为学习新知提供帮助。在此,我只是对答案进行了订正,同时,回顾了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二、分组讨论第二题的完成情况,重点讨论解决除数是小数的解题方法并得出结论第二题的具体内容如下:1.13.5÷3=()135÷30=()13.5÷3()135÷30273÷13=2730÷()273÷13=()÷1.32.想一想,上题中运用了()性质。3.利用第1题的解题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7.65÷0.85=765÷()12.6÷0.28=()÷28第二题的研究讨论是针对教学新知识的重点而进行的,我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第二题进行交流并记录下达成共识的方法,因为学困生肯定在知识重点部分的自学会出现问题,我希望借助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孩子教孩子,先消灭一些小问题。指名汇报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点明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这是学习层面的一个飞跃,但却是有根据、有基础的飞跃。学生能根据商不变性质来说理,就证明了这个飞跃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只要紧紧抓住商不变性质这根线索,这部分内容就能突破。前置作业为学生和老师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由于前置作业将问题留细留小,将以前的预习作业具体化,使得学生的预习变得容易操作,看得见摸得着,不抽象,有效果,从而在课堂上可以让老师删繁就简,重新定位,有效的利用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