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七版块-鹿柴VIP免费

第七版块-鹿柴_第1页
1/2
第七版块-鹿柴_第2页
2/2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设计者:刘师彤教学内容7——1鹿柴教学时间10.22总第35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鹿柴》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正确背诵《鹿柴》这首诗。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1、知诗人,解诗题。2、解词连句知大意。3、展开想象悟诗情。三、学习古诗《鹿柴》。1、知诗人,解诗题。(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所写。(2)解诗题。“柴”,通“寨”,同时讲解“通假字”,并且讲“景”通“影”,是一样的道理。指导有篱落的乡村别墅。2、读诗解意。(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2)指名读全诗,纠正字的读音。(3)自学诗中的生字。3、解词连句知大意。(1)根据书的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2)自己试着把句子的意思说一说。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三、四句句意: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4、展开想象,悟诗情。(1)自由练读、背古诗,体会诗的意境。(2)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3)给点时间让学生讨论:①在这首描绘的景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②学生这首诗你还有哪些疑问?(4)教师小结:《鹿柴》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5、练习朗读,试背诵。(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读时注意自然停顿,读出韵味。(2)自己试背。(3)同桌互背。(4)集体背。板书设计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教学反思诗歌朗朗上口,孩子背的很快,但是不能体会到诗中所描述的美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七版块-鹿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