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下册书单元复习与检测一、重点聚焦1.金属及金属材料。合金;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顺序表;金属锈蚀的条件,金属的冶炼,含杂质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金属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溶液及相关计算。溶液的形成和特征;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溶质的质量分数及溶液配制的方法。3.常见的酸、碱、盐及化学肥料。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的性质和用途及复分解反应条件,pH——溶液酸碱度的应用,氮、磷、钾肥的主要性质和作用。5.化学物质与健康。营养素、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6.常见的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二、知识网络三、方法整合类型一:考查金属与金属材料本部分知识包括铝、铁、铜等重要的金属及合金的性质和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及含杂质的计算。常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命题,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例题1、下表是某同学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报告,请你在空白处填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1)将锌片、铜片分别投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盛有稀H2SO4的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2)将铜片投入到盛有AgNO3溶液的试管中。在铜片的表面覆盖了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呈__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结论:Zn、Cu、Ag三种金属由强到弱的活动顺序为__________【思路点拨】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记金属活动顺序,以此判断实验现象,并且再通过实验现象得出金属活动顺序。【解析】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了金属活动顺序的具体应用。根据金属活动顺序锌在氢的前面,铜在氢的后面,因此锌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而铜不反应。铜放入AgNO3溶液中,在铜片的表面覆盖了一层银白色物质,说明铜置换出了AgNO3溶液中的银,同时生成蓝色的Cu(NO3)2溶液,证明铜比银活泼,因此三者的活动性为Zn>Cu>Ag。【答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1)锌片上有气泡产生Zn+H2SO4=ZnSO4+H2↑(2)蓝色Cu+2AgNO3=Cu(NO3)2+2Ag结论Zn>Cu>Ag【解题规律】无论是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还是探究金属活动顺序,都是以金属活动顺序表为基础的,所以会解读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规律并能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灵活应用,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后,在实验室找到的一种银白色金属R做如下探究:(1)将金属R投入稀盐酸中,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则该金属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______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2)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兴趣小组设计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下表:你的一种猜想验证方法现象结论金属R的活动性比铁_____________将金属R投入_________溶液中金属R表面有黑色的物质析出猜想(选填“正确”或“错误”)(3)请根据上述的信息,标出金属Fe、R、Cu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变式2】右图33—1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请你分析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此实验设计必须在玻璃仪器中进行B.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说明铁生锈与空气有关C.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到上出现锈蚀现象D.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而水上、水下部分生锈不明显类型二:考查溶液的知识本部分知识考查的知识点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及其转化关系,溶液中溶质质量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浓溶液稀释计算,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及应用,化学方程式与溶液的综合计算。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例题2、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3—2所示,请根据图回答:⑴a的溶解度在30℃时是_____________g。⑵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⑶如图33—3所示,现有20℃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有等质量的a、b剩余,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则对相关变化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析出的固体不含水)A.a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b溶液中溶质质量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