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建言献策范文大全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扎实完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总体目标是:“到20XX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要完成这个重大的战略任务,就必须要在全社会培养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加大创新投入。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则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的知识产权不多,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强,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创新型人才不足,特别是缺乏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这个问题不解决,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只能是口号。要解决这个问题,教育责无旁贷,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从基础抓起。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看,虽然教育改革已进行了多年,素质教育也提倡了多年,但仍然没有改变“应试教育”的根本状况。为此笔者建议,根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全面组织修订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改革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设置讨论课、创造课,大力推行启发式教学;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增加体现创造性思维的自选题,在某些科目设置检验动手能力的考试形式,特别是在当前的高考命题中一定要改革突破;评价标准也要由同一性、规范性评价向多样性、创造性转变。■(曹毅全国政协委员、民盟XX省委委员)助学贷款政策需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体现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然而,由于缺乏诚信体系,相关法律法规缺位,使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陷入尴尬。解决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的第1页共5页难题,需要学生、学校、银行三方共同努力,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进一步支持和关注。现阶段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快制订助学贷款管理的实施细则,规定具体的操作办法和奖惩办法。如建立国家代偿制度,针对在乡镇以下基层和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工作达到一定年限且表现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其在校就读时的助学贷款可由地方政府代为偿还。有关部门也要通力配合、探索各种办法,制订更加灵活和人性化的还贷制度,提高学生还贷的积极性。同时制订增强还贷约束和防范逃贷风险的有效办法,对逃贷、骗贷行为给予惩戒和制裁。另外,可试将信用保险引入高校助学贷款。形成助学贷款信贷风险多渠道分担的新机制。还应建立借款学生个人信用记录追踪,使之成为个人诚信判断的依据,对借款人形成相应的社会约束力。此外通过为贫困学生提供适合勤工俭学的工作机会,帮助贫困学生增加收入也是保障国家助学贷款良性运转的一项有效措施。■(刘同心全国政协委员、XX省人大外事侨务委员会副主任)结合国情建设应用科技大学高等教育总的来说要培养的是两种人才。一是研究型人才,二是应用型人才。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占高等教育的主要部分。为此,我国应该建立一种专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模式。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考虑借鉴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模式。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在办学和教学中对理论与实践并重,卓有成效地把大学教育与各专业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成功地解决了高等教育与实际工作相脱离的问题,培养出大量受社会欢迎的、高水平的应用型科技人才。如今德国30%的大学毕业生来自应用科技大学,得到了社会和用人机构的特别青睐。因此,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成功,也成为了世界各国竞相学习的一种大学模式。鉴于此,笔者认为,与德国的名牌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共第2页共5页同举办若干个中外合作大学(分理科、工科、文科),全面引进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培养模式,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教育的实际,实验探索一套适合中国的应用科技大学模式。另外,考虑到应用科技大学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教育部可以在合作办学比较成功的应用科技大学建立应用科技大学模式的研究机构,与办学实验互动配合,专事研究“中国应用科技大学模式”。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