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中试卷一.本周教学内容:期中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工整、清楚,标点正确。一、积累和运用(20分)1.把下列词语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注意将拼音和错别字换成相应的汉字。(2分)2.结合句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B.(孔乙己)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君子”能够安于穷困)C.“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D.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为了真理和正义而牺牲自己)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中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分)从我们现在的观点来说,要把吴汉的故事编成戏剧,不必要完全照《后汉书》记载的史实,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也不应该捏造情节,胡乱编出像《吴汉杀妻》这样的剧本。A.尽管也那么B.假若虽然但是C.如果就而且D.因为所以然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B.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C.如何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地讨论。D.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5.《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都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请你任选一篇,按要求填写表格。(2分)作品中的人物与作者的关系写出关于这个人物的一个情节(不超过15个字)(1)藤野先生(2)阿长6.诗词默写填空。(5分)(1)大漠孤烟直,。(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3)如果说,龚自珍是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吟唱凄风无情、落花有意的生命之歌,那么,李商隐在《无题》中则用“,”来倾诉思念不尽、泪水难干的绕指柔肠。7.对晏殊《浣溪沙》中的词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A.“一曲新词酒一杯”表明词人常常饮酒助兴,尤喜填词,歌咏自己富贵闲适的生活。B.“夕阳西下几时回”中,夕阳西下是眼下的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对光阴流逝的怅惘。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深蕴着生活的哲理。D.全词六句,中间四句写眼前景物,并借以抒写伤春之情;同时表露了词人向往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情怀。8.综合性学习。(4分)时下,电视文字差错率,比任何大众传媒都要高。大量电视文字差错的存在,已经对社会语文生活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净化电视文字差错,已成为广大观众的强烈要求。据《咬文嚼宇》杂志统计:2006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被找出28处文字差错。据不完全统计,除去演员的口误和“你”“您”混用、“的”“地”不分、“哟”“呦”缠夹等一般问题外,可以认定的差错计有28处,平均每10分钟出现1次差错。例如:错误一:“神舟”误为“神州”。播放航天英雄的太空录像,是今年晚会的一个亮点。可字幕上却将“神舟六号”误为“神州六号”。错误二:字幕还把“招呼”误为“招乎”,“搅和”误为“搅合”。在《新说绕口令》中,则把“炖鳎目”误为“敦塌目”。“塌目”是比目鱼的一种,正确的写法应是“鳎目”。“敦塌目”让人百思而不得其解。错误三:“他她它”指代错误。以《“打工”幼儿园》为例,除写字板上“红掌拨清波”误为“红掌拔青波”外,都是代词和语气词错误。如马尚风主任说:“幼儿园他不能这么办啊!”应该用“它”。对此,某校九年一班要举办一次专题讨论会,现请你帮助完成以下工作。(1)请你为这次讨论会确定一个主题。(10字以内)(1分)(2)请你分析“春晚”造成上述错误的原因。(说出一点即可)(1分)(3)现在,2007年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