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作风建设提高党性修养第一篇:改进作风建设提高党性修养改进作风建设提高党性修养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更是腐败高发期。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正处在这个时期。根据县纪委提出讲一堂廉政党课的要求,今天借此机会我把个人的学习体会与大家作一交流。围绕廉政建设,我讲三个问题:第一,从党的建设的角度看,什么是廉政,什么是腐败,腐败的成因有哪些。第二,针对当前反腐败形势及现状,深刻认识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三,结合我乡实际,如何加强作风建设,树立创先争优观念。一、概述所谓廉洁,是指清白高洁、奉公守法、诚信正直,不贪污枉法。“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中“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引申到现在便是当今主要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能时不以权谋私,秉公办事,清正廉洁。而廉政的对立面便是腐败。腐败,顾名思义,是指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腐败伴随权力而产生,是一种历史现象,也不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产物。腐败是一种全球现象,是社会毒瘤。腐败行为主观性有三,一是因公型腐败,二是徇私型腐败,三是逐利型腐败。腐败行为的制度性成因有传统型腐败、过渡型腐败和现代型腐败。腐败践踏党的先进性。党内的腐败分子及其腐败行为,损坏党的声誉,败坏党的形象,影响党的工作,践踏党的纲领,亵渎党的宗旨,玷污党的形象,腐蚀党的肌体。腐败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为公众谋福利的公共权力异化为个人、部门或小团体捞取好处的工具,损害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利益。腐败阻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破坏生产力,消弱战斗力,影响凝聚力,扰乱经济秩序,制约和阻碍经济发展;冲击法律观念,导致社会伦理价值的堕落。腐败降低执政党的能力,动摇执政地位。扭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导致第1页共14页社会利益分配失衡,贫富差距拉大;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动摇国家的民主根基;丧失党赖以存在的群众基础。印尼前总统苏哈托被控贪污案、秘鲁前总统藤森2007年12月一审被判刑7年、台湾陈水扁家庭弊案等等都可作为前车之鉴。二、当前反腐败形势及现状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还不能做到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完善需要一个过程,这就使得腐败的滋生蔓延有了客观条件和可能性。思想层面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部分党员干部中滋长,利益主体层面所有制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个利益主体都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去获取有限的资源。制度和机制层面权力集中,权力运作缺乏透明度,又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制约。分配层面分配调节机制不健全,出现社会分配不公。一些公务人员对收入低和收入差距不满意,产生心理失衡。面对目前形势采取的举措:1、统一认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的确是一个“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2、明确思路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3、加大力度查处大批大案、要案,极大地打击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4、加强教育“反腐败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5、健全制度健全制度是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最重要的途径。6、强化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落马高官的启示:秘鲁前总统藤森2007年12月一审被判刑7年。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XX省委书记陈良宇因涉嫌违规借贷巨额社保资金、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收受财物、以权谋私,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终审判决有期徒刑18年。胡长清,第2页共14页XX省原副省长,因受贿罪、行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2000年3月8日在南昌被执行死刑。成克杰,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原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主席,因受贿罪于2000年9月14日被执行死刑。1994年起,成克杰利用职务便利,单独或伙同情妇李平收受贿赂款物合计人民币4109万余元。XX省XX市国土资源局顺城分局原局长的罗亚平,被当地坊间称为“土地奶奶”。她不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