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的内容、开国大典的过程、新中国成立的伟大的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和意义。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学习,真正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3: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合作谈论历史资料,并从中概括知识要点,表述历史事实的能力。【教学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学法指导】:课前收集关于国旗、国歌、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知识并在课上向同学们介绍自学课文找到重要事件,时间,意义等。注意欣赏图片,分析文献资料。小组内交流探讨。【导学过程】【自主学习交流反馈】一、学生完成预习,在书上标划,有问题小组内交流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2、地点:3、内容:(1)通过了《》,起到的作用(2)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3)决定以为国旗,以《》为代国歌,以为首都并改名为,采用纪年。(4)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4、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B、开国大典1、时间年月日2、过程:(1)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2)升奏(3)举行和群众游行3、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结束了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国际意义:壮大了、和的力量。鼓舞了世界和争取解放的斗争。C、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年,2、过程:中央人民政府一面,一面力争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率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西藏的协议。3、意义:西藏和平解放,标志二、【小组合作展示提升】1、自学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标注出相关的内容,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后派代表发言。思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为什么?2、阅读课本第3页“人民英勇纪念碑碑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各指什么时期?“三年以来”的人民解放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革命先烈,请举出三个著名的人物。3、介绍开国大典的知识点,分析54门礼炮和28响的特殊含义。归纳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和国际)。议一议,如何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4、阅读“西藏和平解放”的内容,介绍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重要人物和意义。结合小字资料探究:西藏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才解放?为什么中央政府最终采取了和平方式,而不是采用武力手段来解决?5、本课中我存在的疑问:三、【学习小结】:本科学习了三件大事,请归纳总结如下:四、【达标检测】1.在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被选为主席的是a.毛泽东b.刘少奇c.宋庆龄d.张澜2.1954年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哪个机关的职权a.党中央b.国务院c.中央军委d.全国人大3.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d.采用公元纪年4.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是a.周恩来b.陈毅c.黄炎培d.李济深5.下列各项,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a.抗日战争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胜利6.1951年,代表西藏地方政府到北京签定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的代表是a.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b.阿沛•阿旺晋美c.十四世达赖喇嘛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a.国家的名称变了b.国家独立自主了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d.人民的生活改善了【布置作业】记忆重要知识点,完善导学案【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