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成严重破坏发展完善(1949年—1965年)(1966年—1976年)(1978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学要求:•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准备工作,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与意义。•3、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一、新中国的成立1、准备:(2)政治准备:(3)组织准备:(1)军事准备: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2、成立: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3、意义:(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___________的国家,建立_____________政权为中国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根本前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时间地点:1949年3月____________•2、内容:•(1)党的工作重心:_______________•(2)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3)规定了党的总任务:中国从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转变到____________3、意义: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地点:1949年9月_________•2、内容:•(1)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2)会议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为新中国首都;为国旗;•《______________》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3)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国家的性质:地位:3、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初步建立了中国中国共产党共产党无党派无党派人士人士各民主各民主党派党派人民人民团体团体各民族各民族海外海外华侨华侨各地区各地区人民人民解放军解放军代表的广泛性代表的广泛性政权特色:体现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特色……广场上30万军民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他们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三大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标志: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①初步确立: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②正式确立:1954年,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③完善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建立与发展(2)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参政党)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原因②过程③内容④意义②正式确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定①初步确立: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人民、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八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八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阅读教材,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哪些重要内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回顾:中国近代史上曾制定什么宪法?第一部资本主义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走向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和新的起点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