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防汛防滑暨水利工作会发言稿VIP免费

县防汛防滑暨水利工作会发言稿_第1页
1/6
县防汛防滑暨水利工作会发言稿_第2页
2/6
县防汛防滑暨水利工作会发言稿_第3页
3/6
县防汛防滑暨水利工作会发言稿同志们:在即将进入主汛期的关键时刻,县委、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防汛防滑暨水利工作会议,非常及时,十分重要。刚才,和平、少隆同志分别就今年防汛防滑暨水利工作进行了安排,我都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分析形势,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防汛防滑工作的责任感防汛防滑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事关生产发展、生活稳定、生命安全。做好今年的防汛防滑工作,必须正确分析形势,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居安思危,牢固树立责任意识。频繁的自然灾害,要求我们时刻铭记,警钟长鸣。我县降雨充沛,水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这既是我们加快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但是,我县位于北亚热带向暧温带过渡带,具有两个气候带的季风性山地气候特点,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山大沟深,地质结构复杂,群众多依山傍水居住,暴雨、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预防处置、抗灾减灾工作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课题和考验。据《县志》记载,建国后到2001年的52年间,发生水灾18次,平均3年一次。近年来,全县先后遭受了2002年的“6.9”暴雨特大洪水、2003年的“8.29”长时段特大暴雨、2005年的“7.18”短时段特大暴雨和10.1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三年四次洪涝灾害,2007年连续遭受的“7.5”、“7.28”、“8.9”三次严重暴雨洪水袭击,这些频繁的自然灾害,在座的同志都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它不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灾害发生前后,全县各级各部门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紧密团结,主动参与,各种防灾减灾、生产自救工作扎实有效,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灾害损失,这既有我们扎实工作的方面,也有灾害只是局部出现,侥幸避灾的方面,我们不能自以为喜,放松警惕。第1页共6页存在的薄弱环节,要求我们高度重视,防范警惕。当前,防汛防滑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一是部分干部群众对灾害的认识和应对存在麻痹侥幸心理和松懈厌战情绪。二是少数防灾减灾预案不科学,个别乡镇和部门在制定防汛防滑预案时只考虑常规雨情、水情,没有考虑超标准灾害的应急预案,少数预案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乡自为战、村级自救、预警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落实不够到位。三是有些地方信息传递不畅,一些重点隐患点缺乏有效的汛情、险情传递手段,特别是在发生杆倒、路断的特大灾害时,内外信息无法沟通,给抢险救灾带来极大障碍。四是少数干部群众违背自然规律,在河道、滑坡、隐患区域违章建筑,少数工程项目违规施工,随意开山弃渣,严重影响行洪安全和山体稳定。对于这些问题,大家要认真查找,采取得力措施,认真改进防范。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清醒认识,未雨绸缪。近年来,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极端自然灾害呈多发、频发态势,去年南方广大地区遭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范围之广、危害之重,历史罕见,我们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波及和影响,所有这些,都增加了防汛防滑工作的潜在风险和防御难度。今年是闰五月,根据以往经验,防汛压力最大的时期大部分在“端午水”期间,如果出现两次“端午水”,主汛期结束可能偏晚。根据水利、气象部门预测和旱涝交替的自然规律,加之,去年我县基本上没有发生洪涝灾害,今年我县降水量可能比较偏多,并且汛期可能提前,不排除有局部极端天气出现的可能,全县防灾抗灾减灾工作形式不容乐观。因此,全县上下都要充分认识今年防汛工作的严峻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时刻绷紧防汛防滑这根弦,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防其大,不可疏其小;宁可备无汛,不可汛无备,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上来,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确保安全度汛、万无一失。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客观规律,应对洪涝、滑塌等自然灾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真第2页共6页思考和研究加强防灾、抗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问题,切实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县防汛防滑暨水利工作会发言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