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分数说明:总分70分,没有作文一、知识积累:(20分)1.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玄奘岛欤蓄养B.弋壁蔚蓝干燥C.原故魔鬼倒映D.吹拂磨蹭抽搐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向沙漠进军》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都是竺可桢。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以时间为顺序从古而今写来的。C.《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主要是驳斥东晋僧人《佛国记》的错误说法。D.《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较多地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3、写出描写沙漠的古诗句和关于知识的名言各一句(2分)①②4.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3分)可望而不可即:毋宁:宽宥:5.下列文字括号中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据一些专家的意见,()沙漠西部的沙子是细沙()干燥,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____________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____________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A.如果„„而„„或„„便B.只要„„且„„和„„便C.只要„„而„„和„„就D.只要„„而„„或„„便6、根据意思写成语(3分)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办事迟疑,没有决断。()人的足迹很少到的地方。()7.填空。(4分)(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是________,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和________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2)法显是________(朝代)僧人、旅行家、翻译家。玄奘是________(朝代)佛教学者、旅行家、翻译家,在小说《________》中俗称唐僧。(3)、课文主要描述了沙漠里的两种奇怪现象,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8、《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作者姓名是国籍是(2分)二.文言文理解(20分)1.选出对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唐人尚未盛之②火烧令坚③蜡和纸灰之类冒之④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A.①崇尚②让③蒙、盖④框子B.①还②让③蒙、盖④框子25C.①高尚②让③冒犯④框子D.①还②命令③蒙、盖④典范2.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高可(大约)二黍许B.矫(举)首昂视C.两膝相比(比较)D.清风徐(缓缓地)来3.翻译下列句子。(5分)(1)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2)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3)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沾不可取。(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5)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4.活板的排版先后有五个步骤,它们的正确顺序是怎样的?(2分)请将它们的字母按顺序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A.以火熔化B.用药物蒙盖铁板C.按平版面D.设置铁板E.排列字印5.解释下面加黑词。(4分)(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2)佛印绝类弥勒()(3)其两膝相比者()(4)尝贻余核舟一()6.找出通假字并解释:(3分)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诎右臂支船。左手倚一衡木。7.《核舟记》选自清朝编著的《》,作者,朝人。(2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一)当时法国士兵在沙漠中见到这“魔鬼的海”极为惊奇,就去问孟奇。孟奇深深思考以后,便指出这是因为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贴近地面一层空气温度就比上面一两米的温度高许多。这样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了一个错觉,空中的乔木看来好像倒栽在地上,蔚蓝的天空,倒映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万顷的湖面了。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八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到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又叫做海市蜃楼。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海市蜃楼()汪洋万顷()262、“孟奇深深思考以后”一句中“深深”的言外之意是(2分)3、这段文字引自哪篇教学设计>文章?作者是谁?(2分)4、简要说明沙漠中“魔鬼的海”的形成原因。(3分)5、这里主要采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1分)6、“空中楼阁”我们没见过,现实中的楼阁你一定见过,请你用简短的文字介绍你见过的楼阁。(要求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5分)(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