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2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VIP免费

第2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_第1页
1/2
第2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_第2页
2/2
第2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知识与能力: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印度佛教及种姓制度。过程与方法:比较四大文明古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本课,了解古代社会的阶级关系。重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难点:印度佛教及种姓制度。板书设计:一、金字塔1、古代埃及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之一,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已出现了国家。(地点:北非)2、法老是古埃及最高统治者。(集军、政司法、宗教权于一身)3、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信仰灵魂不灭,木乃伊)4、三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5、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二、《汉谟拉比法典》:1、时间:公元前1894年2、地点:两河流域3、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4、目的: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私有制的法律。5、地位: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三、种姓制度1、公元前14世纪前后,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2、古代印度分为四大种姓:婆罗门——宗教祭司(精神统治)四大刹帝利——军事贵族(世俗统治)实质古印度的社种姓吠舍——自由民(平民)会等级制度首陀罗——土著居民(被征服)3、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其影响至今尚存。四、佛教的产生1、背景: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刹帝利和吠舍要求废除婆罗门特权。2、时间:公元前6世纪。3、创始人: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4、早期教义:倡导”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突破四大种姓间的严格界限,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佛教宣扬的是极乐世界的平等,也产生了麻醉民众的消极作用。5、传播:①时间:公元前3世纪。(极盛时期)②地区:南亚各地、中亚、东亚、东南亚等地,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四大上古文明区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北非两河流域——古巴比伦——西亚印度河流域——古印度——南亚黄河流域——古中国——东亚总结:为什么古代文明产生在大江大河流域?这里气候湿润、阳光充足、水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等。五、作业:《汉莫拉比法典》体现谁的意志和利益,从法理角度如何评价?答:①自由民(奴隶主)阶层,目的在于保护权贵势力和私有财产,调整自由民的内部关系;②它虽保留了同态复仇的陋规,但强调证据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2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