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三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54分)1.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A.温室效应B.光化学烟雾C.臭氧空洞D.酸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因温室效应的形成与二氧化碳、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有关,A错误;B、因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氮的氧化物有关,B错误;C、因臭氧空洞的形成与氮的氧化物和卤化代烃有关,C错误;D、因酸雨的形成与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有关,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环境污染的判断2.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与颜色不一致的是()A.过氧化钠(淡黄色)B.铁锈(黑色)C.NO(无色)D.NO2(红棕色)【答案】B【解析】铁锈:红棕色3.14C可用于考古,“14”是指()A.质量数B.核外电子数C.中子数D.质子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所以14C中的14是指碳原子中的质量数,答案选A。【考点定位】考查原子的构成。【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的构成,明确核素中的数字的所代表的意义即可解答,题目很简单。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据此分析。4.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钢铁腐蚀B.食物腐败C.工业合成氨D.塑料老化【答案】C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5.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A.氯、溴、碘B.钠、镁、铝C.食盐、淡水D.烧碱、氢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海水中的氯、溴、碘都是化合物,所以从海水中获得氯、溴、碘要经过化学方法,错误;B.钠、镁、铝在海水中都是化合物,所以从海水中获得钠、镁、铝要经过化学变化,错误;C.海水中含有食盐、淡水,所以从海水中获得这两种物质可以通过蒸发溶剂及蒸馏的方法获得,这些都是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因此是物理变化,正确。D.烧碱、氢气是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获得,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错误。考点:考查海水的综合利用的知识。6.已知8838Sr位于IIA族,下列有关Sr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Sr>CaB.最高化合价为+2C.8838Sr的中子数为38D.氢氧化物为强碱【答案】C【解析】A.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Sr>Ca,A正确;B.最外层电子数是2,最高化合价为+2,B正确;C.8838Sr的中子数为88-38=50,C错误;D.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正确,氢氧化物为强碱,D正确,答案选C。7.碱金属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其根本原因是()A.碱金属原子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B.碱金属在常温下易被氧化C.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小,熔点和沸点低D.碱金属原子的核电荷数比较小【答案】A【解析】碱金属原子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因此碱金属是典型的活泼金属,答案选A。8.A和B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离子A﹣和B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A>BB.核外电子数为B>AC.原子半径A>BD.离子半径B2+>A﹣【答案】B【解析】A、A和B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离子A﹣和B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这说明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其中A是非金属,B是金属,位于A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A<B,A错误;B.核外电子数为B>A,B正确;C.原子半径A<B,C错误;D.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离子半径B2+<A﹣,D错误,答案选B。【点睛】注意掌握微粒半径比较方法,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一看电子层数:同主族元素的微粒,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二看核电荷数:在同周期中的原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三看电子数:在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9.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反应物本身的性质B.催化剂C.温度D.压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内因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即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主要因素,而浓度、温度、压强、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