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3月月考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最早培育出来的农作物品种有①小麦②水稻③玉米④粟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D.②③2.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3.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产品主要满足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4.以下各项水利工程,修建于汉朝以前的是A.龙首渠B.都江堰C.漕渠D.白渠5.下列我国古代丝棉麻三种织物消费量比例的根本改变是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6.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同时,当时社会经济的其他的重要现象还有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城市贸易打破坊和市的界限C.传统的“重农抑商”逐渐废止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7.下列时代,商业主要由官府控制的是①商朝②西周③春秋④战国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8.下列关于“交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首先出现于四川地区C.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D.由北宋中央政府发行9.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最大的不同是A.打破了坊市界限B.商业繁荣C.出现了“夜市”D.手工业发达10.“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张骞出使西域时的西行骆驼队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C.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D.长安城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繁荣11.以下各项,体现了井田制度实质的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C.“大道即隐,天下为家”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12.实行均田制的时期包括A.东汉和西汉B.东汉至唐朝C.北魏至唐朝D.宋朝和明朝13.“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对这一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明朝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明清地主兼并小机户的现象严重C.明清工商业者热衷于土地兼并D.官府的政策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14.从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中叶,英国到印度的最便捷的航线是:A.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度B.英国→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印度C.英国→地中海→奥斯曼帝国控制区→印度D.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15.在开辟新航路的航行中,航海家贯通大洋的先后顺序是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太平洋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②①16.开辟新航路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A.西班牙、葡萄牙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C.扩大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17.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性质是A.政府支持下的垄断性贸易公司B.统治印度等地区的殖民机构C.掠夺印度原料从事生产的工业公司D.荷兰政府经营的国有航运公司18.受英国17世纪中叶颁布的《航海条例》打击最大的国家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法国19.英国在获取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先后战胜了①法国②西班牙③葡萄牙④荷兰A.①②③B.②④①C.③①④D.④②①20.有人说“蒸汽机是近代工业城市之母”,这是指蒸汽机的发明A.对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有重大意义B.彻底取代了人类的手工劳动C.使工厂彻底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D.引发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创造2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确切地说是指: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C.蒸汽机的发明D.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新时代22.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下列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的是A.机器制造业B.电力工业C.石化工业D.汽车工业23.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B.科学与生产结合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分离24.下列技术发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