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合唱指挥教学本次培训,有幸听了王云老师的课,让我认识到合唱指挥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小学生在学习合唱指挥时,应先从指挥的基本功训练开始。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学生在学习合唱指挥的最初阶段,如何使指挥的基本姿势能得到一个放松与紧张的相对立的状态是非常困难的。在合唱指挥过程中,双手的动作要能够做到又紧又松、有收有放。但往往刚开始进行合唱指挥学习的学生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原因有三:第一,手腕的控制力量过于僵硬不够灵活放松。第二,手臂的控制力量过于收紧而不伸展。第三,双脚站立的姿势过于放松而不紧张。这三点就导致了学生在练习指挥动作过程中随意性过大,点线不够清晰,图式不够清楚,身体的晃动程度过大,有的甚至还会出现左右摇晃、弯腰曲背,耸肩等不良指挥习惯。经过想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本人认识到,在教学时需要明确手腕,手臂和双脚和关系以及强调拍点的重要性,以此来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和提高指挥技能技法。一、手腕、手臂、双脚站立放松与紧张的关系1、手腕的放松。双手的动作在合唱指挥过程中是最重要的指挥手段。因为手的动作的表现力是非常丰富和富于表现各种情感的,能够给人以真实、细致和直接的感受,因此指挥的手势及动作漂亮,则会给人以非常好的视觉享受。在进行指挥的过程中,指挥动作主要是运用手腕与小臂运动,从细节上划分起来手腕、手掌、手指、小臂、肘部、大臂、肩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主要起主导作用的是手掌。2、手臂的放松。指挥时两手挥动的方向多为上下、左右挥动,因为受地心吸引力的影响,因此手臂在向下挥动时不宜过于用力,应保持松弛状态自然下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状态与效果。手臂的放松与紧张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肩部的放松与紧张状态而造成的。在指挥动作中肩部如果不放松而又抬得过高,势必会影响手腕、手掌的放松,在视觉效果上则给人以极不雅观和不稳定之感。3、双脚站立的放松。双脚站立的姿势不宜用“立正”或者“八字”的姿势站立,这样很容易使身体在非常紧张的状态下工作,最好的姿势应是两脚稍为分开一些,同时一脚稍微往前一些一脚稍微往后一些,这样两脚可以平均用力,也能使身体非常放松,无论站多长时间排练,双脚都不会感到非常疲劳,同时也会很好地完成指挥动作。二、“拍点”击拍时的准确性合唱指挥动作要想达到准确、放松、美观大方的状态,首先应掌握的第一个原则是必须养成在每一次击拍时都要击拍在“拍点”上的习惯和技巧,因为音乐在进行过程中每一拍都是从“拍点”开始,这就要求合唱指挥在音乐开始时就能很准确地将这一点做出来;其次要能很松弛地完成“拍点”击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手腕关节的运用自始至终要保持手掌略微朝上、手心向下的手形状,要在击拍过程中能够感觉到手腕关节不支持时,手腕下坠。三、合唱指挥动作的协调性在指挥过程中手上动作的协调性是非常重要的,双手要有合作动作,也要有分工动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将双手协调性的重要性向学生解释清楚,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运用双手而完成更多的任务,拓展指挥的手段,求得更好的音乐表现空间。这要求学生在掌握了最为基本的指挥动作和基本图式以后要尽快进入双手分工的学习过程,要掌握好双手既要有合作动作,也要有分工动作;既能独立工作也能分工协作这样一种协调性,这对于能否很好运用指挥语言和准确掌握指挥艺术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学习合唱指挥,只有掌握了合唱指挥基本姿势放松与紧张的关系,才能表达出有益的指挥动作和美观大方、放松、准确无误的“拍点”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