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诚和乐”文化品牌,培育光彩“泊中”人——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青岛市黄岛区泊里镇中心中学美国作家特伦斯•E•迪尔说过:“每一所学校都有其不可言传的独特之处,这种独特之处就叫做‘文化’”。优秀的、创新的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实际上,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在学校中重塑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我校一直把特色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确立了特色建设项目之一《打造“诚和乐”文化品牌,培育光彩“泊中”人》。一、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奋斗目标学校认真审视特色建设工作的现状、发展优势和不足,分别组织召开了校级、级部、学科等各个层面的反思讨论会,广泛征集意见,制定并不断完善《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学校文化建设目标:办学理念特色鲜明,校训校风、学校精神引领示范作用明显;校园文化设施健全;学校制度完善,制度执行规范;校园文化气息浓郁,学校“诚和乐”文化品牌“外显”工程和“内化”工程不断推向深入,在省内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全校师生文化素质明显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二、建立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一是建立学校特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负责制定学校特色建设方案或规划,并适时进行有效调控、检查、指导,进行阶段性总结、部署。二是建立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制度。学校对特色建设的整体及各个工作环节实施的程序、方法、途径及遵循的原则等都有明确的要求。确保学校特色建设在完善的制度及详尽的要求下有效实施。三是建立学校特色建设督导评估制度。学校将特色建设工作列入了级部、处室、教师年度工作目标督导检查指标体系。四是注意抓好“两个结合”。⑴特色打造需要的硬件资金投入与软件精神鼓励相结合。⑵特色建设中硬件上的外显工程与软件上的师生内化、践行工程相结合。三、特色项目的工作实践“1751”工程实施以来,我校根据专家组的诊断意见,对学校的理念文化体系进行了理顺更新,于是确定了“诚和乐”的校魂。其核心要义初步归1纳为:诚信做人,诚心相待,诚教诚学,求真务实;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乐善好施,快乐成长,家长乐道。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我们主要做了“外显”和“内化”两项工程。(一)加大投资力度,实施特色“外显”工程。有位专家指出“特色是有灵魂的、整体的、渗透式的文化精神存在,它不是单独的实体和单项的成绩,但却是无处不在,可见、可听、可感受的。”我校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体现个性、促进发展的原则,拟定方案,搞好校园美化、绿化和文化设施建设,努力做到“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能育人”。一是注重品牌形象建设。2011年,共投资16万元,在教学楼内高标准的建设了“诚和乐”特色文化形象墙和《弟子规》教育墙;在教学楼前后新建了孔子石像、陶行知石像、“和乐园”假山等景点。从中让师生们形象的感悟“诚和乐”文化内涵、历史渊源和心理认知的内化过程。二是加强环境文化建设。2013年,学校投资近20万元,在各个教学楼道和教室内新建了以孔子、陶行知名言为主、与“诚·和•乐”或者“学·行·思”有关的文化宣传牌300多块,强化了“诚和乐”文化的显性传播。2014年投资12万元,在办公区、教学区悬挂了围绕校魂主题系列排布的额头匾牌;在各个教室制作了“诚信和谐乐学”主题系列教育牌;在学术中心楼和教学区内新建了“诚·和·乐”文化道德教育墙长廊;进一步完善了教师成长展室、德育室、科技活动室等特种教室的内部文化布局;完成了以《道德经》为主要内容的学术中心楼的三处墙绘;在校园墙壁显要位置上醒目展示出“诚·和·乐”的内涵要义;制作各类安全教育、“三生”教育展牌100多个,在“和乐餐厅”和学生活动区巡回展览,加强了对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诚”字教育。(二)坚持不懈,实施好校魂“内化”工程首先建立学校理念文化系统。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我校已经印发了较为完善的《学校文化理念系统》小册子,每生一册,学习内化。学校还建立了学校文化理念系统展室,让师生定期参过浏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