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要关注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需求做英语教师是一门学问,回想8年从教经历,我深有感触:要做一个好英语教师,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定要和学生沟通。沟通有许多方法和技巧,但最有成效的就是真诚,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这个道理。但有时候,有诚心,却常常出现沟通的失败,这就是沟通的方式与技巧的问题。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真挚的热爱学生,才能实现心理沟通。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这就是教师的爱——博爱。学生性格差异很大,老师必须因材施教,必须根据具体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和教育内容因人而宜、因地而宜、因时而宜,创造出适宜的教育方法。它需要每一位教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工作。宽容学生不等于放纵学生。对于经常调皮捣蛋的学生,适当的冷处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放纵,冷处理之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感化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仍是班集体中的一员,不断鼓励其进步。有时学生迟到的确令人头疼,其一,影响其它学生听课,其二,影响教师授课,若有特殊原因也再所难免,但是屡屡迟到,就要究其原因所在。所以我认为要做一个好英语教师也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一定要热爱学生,做到无私奉献人们把教师比作是蜡烛、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也应该象蜡烛一样给学生付出自己的一切,像园丁一样精心栽培心爱的花木,对学生要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对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注全部的爱。这种爱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统一,是对学生未来的深切关注,这种爱应该是经常性的、是公平的,不能只给学习好的同学,而对“后进生”冷若冰霜。因为教师的歧视和偏心,会打击他们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自暴自弃甚至再也不肯开口讲英语了。二、科学的教学观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了解、关注、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与共性需要,是教师要关注与研究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学生调研的方式切实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据此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更要关注认知需求,只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的课堂会偏离教学目标。另外,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策略,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养成,最终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才是真正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都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综合能力。而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新课程标准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科学方法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英语,真正的学习主人是学生本身。设若学生不愿意学习,那么再高明的老师也是教不会。因此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三、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切入点,逐步落实课程总体目标对学生发展的外在需求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面临的教学困惑是,所教的学生的语言基础与教材内容要求差距很大,不折不扣地按照教材内容教学,教师很累,学生也很累,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在此过程中,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没有了,不断有学生放弃英语学习。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的内在实际发展需求为导向。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可以分为情感上的需求和认知方面的需求。教师要依据学生调研的结果,要在分析课标、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教材分析,有选择地利用教材的部分内容,按照学生在已有经验、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思维基础的最近发展区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进步中体验成就感,产生学习的动力。这种动力会带动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助于教师逐步落实英语课程总体目标对学生发展的外在需求。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与认知发展需求,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看问题的视角和态度,要帮助学生拓展兴趣点,而不要把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需求作为教学目标。中学阶段,学生的情感和兴趣需求可以作为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切入点,但是活动任务设计一定不要单纯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需要。四、学习方法、学法策略指导是满足学生需求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