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的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市场绩效研究一.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1.1 课题的研究意义中国保险业与 1980 年恢复,在 1986 年之前市场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保险公司,属典型的完全垄断市场。此后随着新疆兵团财产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太平洋保险公司等保险公司的相继成立,中国保险业市场展开了激烈竞争。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股份制的新华、泰康、华泰及外资友邦、东京上海、皇家太阳联合等保险公司先后成立,市场竞争主体开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截至年 2005 底,中国保险市场共有保险公司 82 家,集团公司 6 家,资产管理公司 5 家,保险法人机构共 93 家。在这 82 家保险公司中,财产保险公司 35 家,寿险公司 42 家,再保险公司 5 家中资保险公司 42 家,外资保险公司 40 家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中国保险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2003 年以前,中国保险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30%以上,令全球保险业界感到震惊,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自 1980 年至 2003 年,保费收入从 4。6 亿元人民币增加到 3880。4 亿元人民币,年平均增长约 35%,远远高于同期 GDP 增速;同期保险深度和密度也分别从 0。1%和0。47 元增至 3。33%和 287。44 元。但是,从 2003 年开始,我国保险业的增速逐年下滑,从 2003 年的 27。1%下降到 2004 年的 11。3%,2004 年寿险业更是陷入低谷,业务增速仅为 7。2%,是中国寿险业创建以来增速最缓慢的一年。2005 年的保费收入仍然起色不大,同比增张为 14%,总保费收入不过 4927 亿元。2004 年 4 月末,我国保险业总资产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05 年底达到 1。5 亿元。2006 年末,我国保险公司资产达到 19731。32 亿元。然而,中国保险业的经营绩效却与其高速增长之态势背道而驰。保险公司的经营绩效主要源于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由于保险市场的激烈竞争,保险费率一降再降,保险公司的承保利润逐年下滑,有些险种的赔付率已呈现负数。在承保利润未有上佳表现的同时,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也不尽人意,投资收益率逐年下滑,如图一所示,从年到年,我国保险公司的平均投资收益率分别为 3。59%,4。3%,3。14%和 2。68%。2004 年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略有回升为,但仍然低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所规定的年收益率底线。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三家上市保险公司年的证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