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育与学生自我发展》读后感 xx 市实验小学李岩(教师) 这学期读了刘宏武老师编写的《个性化教育与学生自我发展》这本书,受益匪浅。他从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个性化学习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个性化教育的必要和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途径。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最有效方法,也是学生自我能力形成的良好途径。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如何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转变角色,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呢。 一、树立现代教师观,做一名观念新的促进者。真正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教学的弊端是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一切听从老师安排,学生被看作知识容器,教师在课堂一味地灌输,学生只知道被动地接受。这些教学行为违背了教育教学目的,把促进人的自我发展的教育变为简单的知识传授、传递,把知识积累等同于智力、能力的发展。而新的教育理念则与之相反,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课堂教学活动围绕学生来设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知识系统,才是有效的学习,才能促进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第二,理解好“导”与“自”的关系。“导”是教师的主导,“自”是学生自主能力。教学中,教师关键是处理好教、导的分寸,自主的尺度,把握好主导与主体的协同关系。 二、坚持不干预原则,做一个细心的促进者。这个细心的促进者,不是消极的旁观者,而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是把自己主动融入到学生学习活动里去,使自己成为一个“局内人”,与学生同心同得共同完成所学内容。教师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并不是使自己的行为完全变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是要以教师行为方式参与学生学习活动。这种参与方式就是既不游离于学生学习活动之外,也不沉溺于学生学习活动之中,更不是干涉或替代学生学习活动,而是积极地用心去观察,去倾听,去交流。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心理变化,向他们投去期待的第 1 页 共 3 页眼神,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倾听他们的讨论意见,甚至争论的焦点,并在倾听中给予充分肯定;交流各自看法,沟通彼此感情,在交流与沟通中促使学生能力获得提高,情感升华。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做一个懂“艺术”的促进者。教育者必须是艺术家,在适应与培养学生方面,必须懂得如何去做,懂得如何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机制。首先要建立一个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