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与提高 宝峰小学 邱莉萍 [内容摘要] 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得到全面地、主动活泼地发展,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特别关注。首先就要摸清“学困生”的基本现状,然后通过强化个别干预措施,从而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与提高。[关键词] “学困生” 现状 干预“数学学习困难生”(下称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数学学习上有困难,难以达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学习吃力,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普遍较差。这些学生与同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需要特殊的教育措施给予补偿。如果不注意加强对他们进行辅导和转化,一是很难提高班级或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二是这部分孩子中的有些人有可能因此而沉沦,今后成为社会的负担和不稳定因素。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都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合适的学习得到全面地、主动活泼地发展。然而,由于传统较大班额背景下的班级授课制的制约,导致学困生问题一直以来始终是教学中的一个现实难题。本文结合小学一年级数学“学困生”的特点,谈谈对这类学生的转化与提高(一) 摸清“学困生”的基本现状,为对症下药做好准备。需要掌握的个人资料包括:1.学困生个人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一般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劳动情况;一日三餐状况和习惯;家长所给零用钱及其用途;和亲人的关系情况等等)2.学困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爱好或特长;喜欢看哪些书刊、电视节目、电影、录像,喜欢参加什么活动,课余喜欢干什么;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多疑心理、虚荣心理情况;气质类型情况;性格类型等等)3.学困生各方面发展的情况[(1)思想品德情况:包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认识;对劳动、社会活动的热心程度;对人的态度;不良思想品德的主要表现。(2)各科尤其是数学学习情况:包括对学习的态度;对学习的兴趣,对学习的时间安排;学习的方法习惯;独立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成绩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等等(3)健康状况:包括身高、体重、心跳、血压、肺活量和性发育情况体质和健康水平、疾病状况;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习惯;个人卫生情况等等]4.学困生生活小环境情况(家长对孩子最关心的是什么?家长对孩子是怎么教育的?孩子对家长的关心和教育抱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