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施问题的分析和反思我校自实施新课改以来,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几年来,我们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深深感受到了新课程给学校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但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和问题。一、存在的问题 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准确。许多教师只了解课标的框架,对课标具体的内涵缺乏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在实施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再提到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在有些教师过分强调情感态度,而忽视了双基,丢掉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到位。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反思,透彻地把握、理解教材。但部分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到位,认为新教材改变了过去以知识为本位的呈现方式,知识是不成系统的、零散的。这种认识导致在教学中的一些偏差,如:教师对基本的识字、写字教学不予重视,学生写的字越来越不像样,教师也不再给学生板书字的写法,用字卡和幻灯片代替了教师的示范,这是不可取的。 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够全面。当前,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形式丰富多彩。然而,形式与内容如何统一,不少教师理解不够全面,主要表现是重外在形式,轻双基训练,导致语文课活而不实,扎扎实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丢掉了。重个性阅读,轻教师引导,不少老师往往曲解“个性化”,使阅读教学走入误区。重“表层言语”,轻“内在言语”,课堂有温度却无深度。二、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思考 对于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新理念理解一知半解,导致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落实新理念;第二、旧的教学观依然占据着教师的思想,羁绊教师的教学改革;第三、急功近利导致浮躁教学,影响教学质量;好地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进而推进新课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实施新教材中的反思(一)改革培训内容,凸显培训重点 反思几年来的实践,在培训内容上,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抓好学科培训工作:一是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虽然教师在上岗前已经进行了更新理念的培训,但是那是属于轰炸性的洗脑培训,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了一定认识,但是只是停留在表面,对深层次的内容,许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培训,让教师真正明白什么是新课程。二是课标解读具体化、系统化。培训不能只对课标进行框架式的分析,更应关注教学中的实施问题,对教师进行具体、系统化的培训。如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