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开始 《《地震灾害》灾害》《《地震灾害》灾害》 1976 年,中国唐山 1 .地震概述( 1 )定义: 地震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 2 )地震的结构( 3 )震级和烈度的区别 ( 重要概念 )2 .地震的类型和机制( 1 )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2 )成因机制分类: 构造地震(构造运动)、火山地震(火山活动)、 陷落地震(外力作用)、人工诱发地震(人类活动)。( 3 )构造地震成因机制及分布规律3 .地震发生过程 ( 地震波及其传播 \ 前兆—主震—余震 ) ( 1 )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2 )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 3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4 )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5 )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地震结构示意 在图中找出: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地震的结构 ①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② 一般而言, 5 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 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1 )震级:衡量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的指标注意:( 3 )震级和烈度的区别 ①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② 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2 )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注意:( 3 )震级和烈度的区别 我国“ 5 12”•汶川大地震烈度分布示意图 构造地震(说明:绝大部分地震都是构造地震)—— 分布规律: 板块交界处、板块内部大的断裂活动构造带为地震多发地区(地震、火山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一致,呈带状分布。 )—— 多发的原因: 位于地质构造断裂地带,地壳活跃,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较频繁,故地震多发。 世界主要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环太平洋地带 北京北京沈阳沈阳哈尔滨哈尔滨上海上海台北台北广州广州武汉武汉昆明昆明成都成都西安西安兰州兰州拉萨拉萨乌鲁木齐乌鲁木齐中国历史上 (1900—2004) 地震震中分布图5.0-5.95.0-5.96.0-6.96.0-6.97.0-7.97.0-7.98.0 8.0 以上以上说明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