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 新思想 新理念 孔子画像论语碑刻 孔子 ,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论语 · 为政》 1 .理解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2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课文理解和积累词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3 .继续练习在自读中作批注笔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裕资愚择罗施嘛谨谦慎 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 1 、孔子受到学生尊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 、从哪可以看出孔子“有教无类”?3 、从哪可以看出孔子 “因材施教”?4 、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世先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 ★孔子受到学生尊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做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因材施教颜回子贡子路子张信用好极了,我不及他。严谨庄重,我不及他。勇敢,远近驰名,我不及他。挺聪明的,我不及他。 因材施教颜回子贡子路子张 处事严谨为,人庄重,不容易亲近。 “ 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 守信用,但不懂变通;聪明,但不够谦虚;勇敢,但谦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 ★ 这部分是写子夏和孔子的对话,最后一句“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指什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 这”是指每位学生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孔子 ★ 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世先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 孔子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其中有的学生又去教学生,培养了很多人才。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人对孔子十分尊敬,称其为“万世先师”。 “ 东方圣地”孔子故里——曲阜。 曲阜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 , 孔子故里。西方学者将孔子与耶稣、释迦牟尼齐称为“世界三圣” , 以赞扬孔子集古圣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