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学习要点【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文学常识,能翻译重点的语句,积累文言实词。2.反复诵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的特点。3、学习古人端正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注重个人修养的优秀品格。【语言积累】1.生字正音论(lún)语不亦说(yu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 不逾(yú)矩学而不思则罔(wă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贤哉(zāi)一箪(dān)食 在陋巷(xiàng)不堪(kān)其忧曲肱(gōng)而枕之博学而笃(dǔ)志2.通假字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3.一词多义而:学而时习之(顺接连词,可译为“然后”)学而不思则罔(转折连词,可译为“却、但是”)博学而笃志(并列连词,可译为“而且”)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温故而知新(知道) 为:为人谋而不忠乎(给,替) 可以为师矣(当,做)4.古今异义不亦君子乎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可以为师矣古:可以、凭借今:可能、许可饭疏食饮水古:粗劣今:疏通、疏散饭疏食饮水古:冷水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匹夫不可夺志也古:普通人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吾日三省吾身古:多次今:数词,三词类活用5.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状语,每日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传不习乎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饭疏食饮水饭:名词-动词,吃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以……为乐【语法与修辞】写作手法:1.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涉及学习态度和方法、思想品德修养及孔子思想等多方面内容,阐述了谦虚好学、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温故知新、学思结合重视实践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至今影响很大,成为现代人学习和做人的基本准则。2.语言简洁,生动传神。每一则都是寥寥数语,多处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乎”、“矣”、“也”等语气词频繁使用,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眼前,从“由,诲女知之乎”当中,让人感受到孔子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从“其恕乎”中,可以想见孔子不假思索,脱口而出。3.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几乎每一则都格言,大多数还是警句。成语也有不少,如: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