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在特色畜牧业发展会讲话 同志们: 近年来,市畜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畜牧兽医局的指导支持下,立足地方畜禽种质资源优势,以科技为支撑,通过建立地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培育双向机制,创新先期开发、与企嫁接两步走的开发机制,深入挖掘地方猪种的科技文化内涵,走出了一条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产业开发和特色文化建设的新路子。“十一五”期间,累计出栏特色品牌肉猪10 万头,生产加工特色猪肉产品 4500 吨;加工、销售黑山羊100 万只、黑鸡 150 万只、黑兔 10 万只。特色畜禽资源的保护、培育及开发取得初步成效。 一、建立地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双向机制,奠定发展特色品牌畜牧业的种质资源基础 (一)强化科技支撑,着力实施保种工程,地方特色畜禽品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一是实施猪保种工程。猪是我国华北型优良地方猪种,具有五千多年的饲养历史。几十年来,为保护好这一种质资源,各级各部门围绕猪保纯、选育和利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组织了七次猪种调查、三次大规模的猪种普查。1973 年和1978 年相继建立了两个保种场,并先后两次组建了含 6 个血统、36 个母祖系的保种群体。组织科研人员实施猪保种选育、性能测定与利用等研究,先后完成了 61 项有关猪种质资源研究课题。通过 30 多年的保纯选育,猪的遗传性能更加稳定,其肉质和繁殖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肌内脂肪含量 11.6%,经产产仔数15.1 头;种群数量不断扩大,现存栏核心群 400 头、扩繁群1000 头,社会生产群 10000 头。成为我国繁育优质商品肉猪的宝贵种质资源和生产特色高档猪肉的首选猪种。2005 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重点保护畜禽种质资源,2006 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09 年“黑猪”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内权威专家赞誉为“华北第一猪”。 二是实施黑山羊保种工程。畜牧部门围绕黑山羊的保护和第 1 页 共 6 页利用,组织组建了黑山羊育种研究所。依托该所从保纯、选育入手先后完成了“黑山羊保纯选育”、“黑山羊高繁品系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等 15 项课题。通过工作,有效保纯了黑山羊这一优良种质资源。2009 年,黑山羊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在抓好保种选育的同时,研究了圈牧饲养条件下肥羔生产技术,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规避了放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通过技术推广和示范引导,黑山羊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生产水平与养殖效益大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