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第 3 课时) 《中国中学生报》( http://www.ccppg.com.cn) 在网上就“你对老师讲课‘拖堂’现象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网上显示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问:为什么编辑声明“网上调查结果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仅供参考”? 抽样之前,我们不能预测到哪些个体会被抽中,像这样不能够事先预测结果的特性叫做随机性.练习 1 :为了解居民对实施峰谷分时电价的意见,调查朝阳新村 100 户居民 . 这里的总体和样本分别是什么? 练习 2 .判断下列几个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2 ) 为了检查市民所购买的食品是否安全、合格,市有关部门在几家大型超市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抽查了几种食品.( 1 ) 某随身听生产厂家准备在某地销售不同规格的随身听,在发货之前,先到当地私立学校抽查了 500 名学生,了解学生准备购买什么价位的随身听.( 4 )一手表厂欲了解 6 - 11 岁少年儿童戴手表的比例,周末来到一家业余艺术学校调查 200 名在那里学习的学生 .( 3 )一食品厂为了解其产品质量情况,在其生产流水线上每隔100 包选取一包检查其质量;( 5 )为调查全校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全校所有的班级中抽取 8 个班级,调查这 8 个班级所有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 6 )为调查一个省的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省会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 .情景引入: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栏目收视率比较高,那就是“每周质检报告”。它由国家质量检测部门对市场上的商品进行抽测,并把抽测的结果在央视公布。公布的信息包括抽测的商品中有哪些是合格商品,有哪些是不合格商品,让广大人民群众明明白白消费,所以颇受群众欢迎。请思考:(1) 在央视公布的质检结果是质检部门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得的呢?(2) 这样的抽样调查具有合理性吗?(3) 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绝大部分的商品是合格商品,但少数不合格的商品被抽查出来了?你是怎样看? 一般来说,用样本估计总体时,样本容量越大,样本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相应地,搜集、整理、计算数据的工作量也就越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样本容量既要考虑问题本身的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和所付出的代价的大小.读一读 , 你理解了吗 ?那么怎样算是选择恰当呢 ?例 1 老师布置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 .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小胖为了争速度,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