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范文一:记得第一次看还是小学时集体去电影院,当时看来魏敏芝是个小老师的形象,现在看来,才初中生的她不过也是个孩子.人的思想随着年龄和时间的推移会有很大的变化,也许孩子的时候并不懂什么才是一个都不能少,更不懂张艺谋导演在其中的思想力量有多么的伟大.人们追根溯本,还是要回到农村和乡下.美术课提到家的时候,更多的孩子画出的都是一个简单的平房,因为这才是人们家的本源所在.每每看到像电影中水泉小学这样贫困的学校,心中真的就像翻倒了五味瓶一样的感慨.人出生的时候都是紧握双手想抓住一切的东西,但是走的时候都是俩手一撇带不走一切.社会需要你们的爱,农村的孩子需要你们的爱,哪怕只是一点点.什么是人生的财富,这就是人生最可贵的东西.不必悔恨自己能力有限,只要关心过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就足够了.真的希望,一个,都不会少. 范文二: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反映贫困山区师生学习、生活的故事片后,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了,尤其是当小魏老 师 面 对 着 镜 头 , 流 着 泪 说 : 张 慧 科 , 你 跑 到 哪 里 去 了hellip;hellip;的时候,我的眼泪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小魏老师其实只有十三岁,如果换在我们这儿,她应该上小学六年级。但为了那五十块钱的代课金,为了多地老师说的这些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她历尽艰辛。为了能筹集到去县城的车费,她带着学生去搬砖;车费不够,她就步行去城里,在城里她更是一分钱也舍不得乱花,饿了吃的是人家的剩饭,渴了就喝自来水。为了省钱,她写了一个晚上的寻人启事,听说上电视找人最快,她竟在电视台前等了一天半。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多地老师临走时的叮嘱--一个都不能少。小魏代课的水泉小学,只有一位老师,两间破旧的教室,却有大小四个年级的三十多名学生,这也能算学校。难怪同学们会发出惊讶的声音。这那像我们学校,全部是宽敞明亮的楼房,还有许多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那儿的条件真是太差了,多地老师连粉笔头也舍不得丢掉,为了挣钱,象张巧珍小学还没毕业就得进城打工。想想我们有好多同学平时却不懂得节约,乱用零花钱,真第 1 页 共 3 页是不应该。影片最后,水泉小学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条件有了明显的好转,张巧珍这只小鸟也已经归林,重新回到了学校。但全国象水泉小学这样的学校肯定还有许多,象张巧珍这样的学生一定为数不少。想到我们国家还有那么多不幸的同龄人,我的眼前又浮现出我校师生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