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文选》心得体会 洮阳初中 张伟 假期里我看了《魏书生文选》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一、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在魏书生的一文中这样写到。“人人从改变自己做起,外界就一定发生变化。埋怨外界不好,常常是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自己不豁达;埋怨环境太恶劣,常常是我们自己没能力,主观努力不够;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自己适应环境。 魏书生做到了这一点,他说:学生坐在咱的教室里,是咱的学生。咱无法选择学生,而选择的应该是自己的施教方法。他在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时,就采用的是互助的平等关系。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老师教学。特别是在辅导学困学生时,他也尝试过不少失败,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忘了给学生当助手,而站在学生的对面,强制、逼迫学生去学习,结果和学生搞得很僵,师生心里都很不愉快。认识到这一点后,再辅导学困生时,总是事先叮嘱自己:老师是在帮助学生学习。帮助,就意味着必须耐心地到学生心灵世界中去找他们那些好学上进的脑细胞,使之兴奋起来,学起来,然后再帮助他学习。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学生都要坚信脑子里有好学上进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强迫命令,才能避免师生对立。反过来,也要坚信每位学生不仅能帮助我们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水平。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思考,才能对各类学生都有感情。以前,他曾有过只有好学生才能帮助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观点,觉得那些学困生是阻碍自己完成任务的,是包袱、累赘,于是对学困生就缺乏耐心。越缺乏耐心,就越不能建立互助的关系,师生关系不协调,教学任务就更不能完成。 后来,他在实践中注意强化这一认识,每位学生都潜在着帮助老师教学的能力。从这样的认识出发,耐心地到学生中去第 1 页 共 3 页找,这样他的助手越来越多。这些助手不仅帮助他完成教学任务,也帮助他提高教学水平。因为在和这些助手的交往中他不断加深着对学生心灵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着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的认识,从而根据学生的心理实际,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是后进的学生,越是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就像医生,只有经常治疗患疑难杂症的患者,才能提高医疗水平一样。 读到这里使我想到,我们每天面对的就是这样的现实,学生是无法选择的,我们应该向人家魏书生学习。多想点办法,少产生点埋怨。少发点脾气,多帮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