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五四运动 101 周年活动心得体会:我辈当自强 百年前,有这么一群热血青年,喊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为救国图存,鞠躬尽瘁;百年前,有这么一群热血青年,凭着满腔热忱,猛烈抨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视死如归;百年前,有这么一群热血青年,用他们的青春,汗水乃至鲜血,铸就出了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 历史大河大浪淘沙,送走过往多少岁月;时代画卷波澜壮阔,记载曾经无数英杰。在 1920xx 年的五月,当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中国的时候,国内一片哗然,这是中国首次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会议,然而并没有得到该有的公理和正义,依旧是帝国主义手中任意分割的羔羊。在国家主权危乎存亡之际,一个个热血青年奋勇而起,誓死力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郁积已久的亡国之忧,救国之切骤然化作海啸山鸣,他们便是这洪流中的先锋,五四运动这场爱国战争就此爆发。 xx 年过去了,年年五四,今又五四。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五四的启蒙,可能中国依旧在黑暗中踌躇前行;如果没有五四的洗礼,可能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天方异谈;如果没有五四的中国,不知何时才会迎来民族解放和繁荣富强。 xx 年,多少繁华事,已付谈笑间。近代的中国,多灾多难,但越是望向历史深处,就越是坚定。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多难兴邦。 那年五四,罗家伦用一篇《北京学界全体宣言》道出了那个时代的热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那个时代的青年,怀着满满的热情与理想,深深的爱着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用积极探索不怕挫折的精神,奋不顾身追求真理的行动,诠释了青年人该有的担当,使命与责任。 鲁迅先生对中国的青年一直寄予厚望,他写道。愿中国青第 1 页 共 3 页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说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先生的话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相比那个时代而言,我们是幸运的,可是我们的生活似乎由于幸运而变得寡淡。我们说着未来是星辰大海,可当历史再难涌现沧海横流的本色英雄时,我们又该如何。 历史长流,浩浩汤汤。回顾那一个个历史人物,总是让人忍不住感慨万千。在如今这个和平年代,可能是习惯了平稳安静的生活,很少人会去了解中国的近代史,很多事情都已抛诸脑后。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既不能居庙堂之高,也不能处江湖之远...